贾玲减重、王家卫《繁花》拍三年,说明了什么?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481更新:2025-09-16 13:54:43

近日,“贾玲减重100斤”、“贾玲体脂变化”以及“贾玲声音蜕变”等话题持续占据热搜榜单,引发全民热议。贾玲此次极端减肥主要为筹备其自导自演的电影《热辣滚烫》。随着影片正式公布大年初一的上映日期,贾玲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动态,证实自己已成功减重100斤,并完美呈现出电影中拳击手的角色形象。据悉,该影片历经五次开拍,制作周期长达一年。

贾玲拒绝依赖特效技术这种捷径,坚持通过真实减重来塑造银幕角色。正如她所言"要赚这份钱,就得受这份苦",这种敬业态度体现了演员的职业素养。为角色减重在演艺圈并非罕见,克里斯蒂安·贝尔为《机械师》瘦60斤至皮包骨的案例堪称经典,国内演员如《影》中的邓超、《缉魂》里的张震也曾有过类似经历。但贾玲100斤的惊人减重幅度,以及由此练就的拳击手般紧实肌肉身材,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影坛都属极为罕见的案例。

就宣传层面而言,贾玲减重100斤无疑为新作注入了巨大关注热度;从个人层面而言,这一蜕变并非短期突击完成,而是依托专业教练指导,通过科学系统的阶段性训练实现。剥离所有外在因素,观察贾玲从丰满形象回归青年时期的苗条状态,最终转型为肌肉型贾玲的全过程,其所需展现的意志力与自律性堪称震撼。这种近乎苛刻的自我重塑,恰恰彰显了电影从业者对艺术创作的敬畏之心,亦是对表演品质与观众期待的郑重回应。

近期引发热议的电视剧《繁花》背后,导演王家卫投入了整整三年时间进行创作。相较于行业普遍的3-6个月拍摄周期,他以电影般的严谨态度对待每一帧画面,坚持逐镜头精雕细琢。剧组演员也深有体会,唐嫣与董勇的某场戏反复拍摄86次,辛芷蕾因多次杀青而被戏称为"杀青专业户",马伊琍更是单条镜头NG达三四十次,导致自身产生怀疑情绪甚至出现失眠现象。即便剧集已正式播出,王家卫仍持续为二刷观众剪辑调整新版。正是这种对制作细节的极致追求,《繁花》才能呈现出高质量的完成度,赢得观众广泛赞誉。该作品的成功也令业内反思:若更多创作者能秉持如此专注与坚持,或许能减少当前市场上诸多匆忙制作、质量参差的剧集。

不少影视作品常以“十年磨一剑”等概念包装创作过程,或通过演员增减体重的极端手段凸显敬业精神。然而观众往往更关注最终呈现的艺术效果,而非这些被过度渲染的宣传噱头。事实上,许多作品在宣传阶段强调的“长期打磨”和“形象蜕变”与实际成果存在落差,这种刻意营造的戏剧性叙事反而可能削弱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朱一龙曾就《河边的错误》中的增重减重经历公开表示,演员的职业素养应体现在对角色的深入理解与自然呈现上,而非通过反复强调身体变化来博取关注。“演员的工作就是要把自己的身体当成素材”,他强调的正是将生理状态融入角色塑造的专业态度。

终究要回归到作品本身,以作品本身来证明价值。正如贾玲在社交媒体上提到,《热辣滚烫》与减肥并无直接关联,甚至与拳击的联系也不大,这是一部探讨善良个体如何实现自我认知、学会接纳自我的作品。观众对贾玲减重100斤的讨论热情高涨,但更值得探讨的是,这一变化是否真正服务于影片的核心表达,是否能赋予作品持久的艺术价值。这一答案唯有等待电影正式上映才能揭晓。王家卫并非所有作品都耗时长久,《重庆森林》便是一个鲜明例证,该片仅用两个月便完成拍摄,却成为影史经典。同样,《东成西就》在27天内完成制作,也获得广泛赞誉。而《封神第一部》则成为近期‘十年磨一剑’的典范,其卓越的成品质量无可争议地验证了长期筹备的价值,为《封神三部曲》的十年创作历程提供了有力注脚。

演员在体型管理上的投入与拍摄周期的长短,并非评判影视作品质量的决定性因素。然而,行业更需要的是贾玲所展现的永不言弃的奋斗姿态,需要王家卫对待《繁花》创作时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需要他们为影视艺术沉淀的专注与热忱。这种精神力量,才是推动影视行业发展的真实内核。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