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狗血演技烂”却创收300亿 谁在为短剧买单?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126更新:2025-09-15 00:10:25

是否曾体验过短剧的魅力?在近期频繁出现在各大平台的热搜榜单中,短剧正引发广泛讨论。演员冯远征认为,短剧属于"潮流快餐",虽预示着一种新兴趋势,但其持久性仍需观察。而靳东则强调内容价值,指出短剧已悄然改变大众生活节奏,关键在于作品本身是否传递积极健康的讯息。他特别强调:"若内容积极健康,无论篇幅长短都能引发共鸣;若仅依赖算法推送,则可能偏离创作本质。"

曾志伟在综艺节目中曾提及一个颇具争议的观点:过去影视行业存在明显的层级差异,电影导演群体曾轻视电视剧创作者,电视剧从业者又对网大制作心存不屑,而网大演员则普遍鄙视短视频内容生产者。这种行业生态使得短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视为最具边缘化的娱乐形式。然而从市场表现来看,2023年短剧创造的市场规模已突破300亿元大关。据行业报告显示,国内全平台付费短剧日均充值金额稳定在6000万元左右,遇到节假日时甚至能突破1亿元。尤其在春节档期间,短剧内容实现了8亿元的票房成绩,展现出强劲的商业潜力。

曾经,短剧的热潮使横店从横店转变为“竖店”。无论您是否热衷于观看短剧,是否曾好奇,究竟是怎样的群体在支撑这一现象?

演员宁静是首位公开谈论自己付费追剧的演员。她坦言短剧质量欠佳,直言“剧情狗血,演技也烂”。

尽管如此,她仍多次付费观看,表示“觉得剧情有吸引力就停不下来,一季能追一百多集”。

沉稳的评价往往体现了特定短剧受众的特征。莫雪作为这类观众的代表,首次接触短剧是在从老家返回北京的高铁途中。当时因旅途闲暇,她选择了热度居高不下的短剧《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一旦开始便难以自拔。”在莫雪看来,这部作品的叙事主线并无显著亮点,但每次结尾都会设置悬念钩子,激发观众继续追看的兴趣。

起初可能源于个人对短剧的偏好,莫雪随后频繁地在各类平台上偶然发现其他短剧的精彩片段。尽管单个片段时长有限,但每当情节在高潮处戛然而止,总会激发她强烈的好奇心。于是她通过不同途径寻找完整版本观看,不知不觉间已跨越十余部短剧作品,"真的非常‘杀’时间"的体验让她沉醉其中。

莫雪观察到,当前的短剧创作实质上是将爽文元素进行视觉化呈现。这类作品往往在5秒内抛出冲突,在10秒内制造反转,呈现出鲜明的快餐式叙事特征。尽管这种创作模式容易滋生刻板印象,但其紧凑的节奏和直接的剧情推进仍具市场吸引力。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外界对短剧的关注度尚未达到热门影视作品的讨论层级,但在涉及具体剧情时,许多观众展现出深度理解,这种现象印证了短剧在大众中的广泛渗透——'确实有大量人在观看,只是选择在私下交流。'

这一现象恰好契合了2018年《中国年轻报》对"爽文化"的调研结果,显示80后、90后群体倾向于通过体验主角光环带来的快感,以及现实中"不可能"的期待来满足心理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快手大数据研究院联合快手短剧发布的《2020快手短剧生态报告》揭示,短剧在日间播放量最高的三个时段分别为清晨通勤时段6-8点、午间休息时段11-13点以及晚间下班时段19-21点,精准覆盖了现代人的日常碎片化时间。

短剧的受众群体是否以都市"打工人"为主?抖音相关负责人在采访中透露,平台用户结构呈现多元分布,短剧用户主要集中在中青年及三线及以上城市,覆盖范围广泛。值得注意的是,春节期间等关键时段的流量表现,显示出短剧对全平台观众的吸引力。而快手自2019年入局短剧市场后,通过内容创新持续拓展用户版图。其推出的短剧作品《我回到十七岁的理由》数据显示,不仅获得18-23岁年轻群体的热烈反响,更在24-29岁都市主力人群中共获得显著关注,其中年轻观众占比达近五成,实现跨城市线级的广泛覆盖。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年轻观众对短剧表现出浓厚兴趣,但其付费意愿却相对有限。当下多数短剧采用的付费模式为每10集设置一个付费节点,这意味着一部标准100集的剧集需完成8至10次付费,总成本可能超过单张电影票的价格。正在筹备短剧制作的制片人小洪指出,这种付费机制与年轻群体的消费习惯之间存在明显矛盾。

根据小洪的观察,年轻群体在获取信息时倾向于通过互联网其他途径进行内容检索。这一趋势与研究机构的数据高度吻合——小程序短剧的核心用户画像聚焦于二三线城市的80后群体及银发族。此前关于"短剧消费主力"的讨论引发社会关注,媒体调查显示,在微短剧用户中,从事家政服务的从业者(如保姆、保洁、保安)成为付费观看的主要人群,而三四五线城市则构成了短剧市场最庞大的用户基础。

与视频平台的会员订阅模式不同,小程序短剧采取的节点式付费机制,因单次支付金额较低,往往导致观众对消费行为产生轻视心理。在小洪的调研过程中,业内人士曾向她透露,'唯有激发用户的情感投入,才能有效推动消费决策,核心在于情绪价值而非内容质量。'受春节档高收入表现影响,短剧话题持续升温,制作方也在尝试突破单纯依赖情绪吸引用户的模式。抖音、快手等平台普遍认为,短剧赛道已从最初的蓝海市场转变为竞争激烈的红海领域。尽管如此,行业仍面临包括剧情套路化、内容同质化严重以及制作粗糙在内的多重挑战,但正在积极寻求向精品化方向转型。

抖音相关负责人指出,短剧精品化的核心并非单纯依赖成本与制作水平的提升,而是更注重在故事层面的深度打磨,通过匹配不同题材的专业打造方式来提升整体质量。快手同样强调内容创新的重要性,认为关键在于创作细节的精心设计,如主线钩子的吸引力强弱、人物关系的独特性等,这些要素的优化远比制作投入更能增强故事的感染力。随着短剧受众规模持续扩大,快手表示甜宠恋爱和古风题材仍是平台的传统优势领域,尤其受到高净值人群和女性用户的青睐。同时,各大平台均在探索符合多元化受众需求的创新内容方向,以进一步完善用户结构和内容生态。

所有产品都遵循着从积累到突破的演化路径,短剧行业正逐步摆脱快餐文化的标签。在持续与多元观众的互动与对话中,这种新兴内容形式不断优化创作质量,逐步形成兼具艺术深度与市场竞争力的娱乐产品。随着观众审美层次的提升,短剧正朝着更精细化、专业化的发展方向迈进,期待更多受众主动选择并为之买单。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