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512更新:2025-09-14 19:31:27
2008年,电影《第一诫》在香港上映,其结局呈现出暗黑风格。影片中登场便试图对余文乐下手的变态杀手在死亡后化身为厉鬼,通过不断接触人体实施破坏。令人意外的是,在两位正义警察的联手追查下,厉鬼仍取得了胜利。而到了2024年,内地引进的《周处除三害》中,这位熟悉的反派角色再度现身人间,只不过此次其身份被设定为"香港仔"。
同年,袁富华与太保联袂主演了独立电影《叔·叔》,该片为二人赢得第十四届亚洲电影大奖的提名——太保斩获最佳男主角,袁富华则获得最佳男配角。时光荏苒十余载,袁富华的表演风格依然保持着鲜明的个人特色与辨识度。
在2024年观看《周处除三害》时,袁富华饰演的"香港仔"展现出令人震撼的暴力气质,这种极具张力的表演让人不禁联想到他在《叔·叔》中塑造的深柜角色。作为一部具有争议性的作品,《叔·叔》因题材敏感性在内地传播受限,但其探讨的同性情感主题依然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影片通过两位老年男性的爱情故事,以克制而细腻的笔触呈现了被世俗压抑的情感表达,这种艺术处理方式在当代银幕上显得尤为珍贵。
阿柏将十字架交还给阿海时,阿海眼中闪过一丝落寞的神色。他低声呢喃:"那我死后就再也找不到你了。"阿柏却面色平静,只淡淡望着远处的海面,任凭海风卷起衣角,仿佛那枚十字架从未承载过任何重量。
影片伊始,阿柏在公厕内悄然寻找同性伴侣,他的举动充满隐秘的试探性。当他在长椅上遇见独自沉思的阿海,两人简短的对话中流露出微妙的默契。随着第二次相会的推进,他们终于跨越隔阂建立起若隐若现的情感联结。年届六旬的阿海作为单亲父亲,其子阿永已成家立业;而七旬的阿柏则与妻子阿清共同抚养子女完成学业。两位暮年长者在传统观念桎梏下,各自以克制的姿态触摸着被社会边缘化的欲望。当阿海受邀乘坐阿柏的出租车时,那句"你坐后面吧"的寒暄,成为两人情感从炽热转为克制的微妙注脚。
阿柏性格谨慎,其妻子被称作"同妻",受世俗观念束缚,他自年轻时便履行着传统婚姻责任。这种隐忍源于对社会认知的担忧,生怕被他人察觉自身的性取向。有趣的是,阿海同样面临相似处境,但相较阿柏在家庭中需隐忍,阿海作为父亲却更小心翼翼——其儿子阿永是基督徒。影片多次呈现阿永对阿海隐晦的抵触情绪,作为子女,阿永显然洞悉父亲真实的一面:在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新教)文化体系中,同性恋被视为违背教义的行为。尽管进入21世纪以来,西方部分国家已立法认可同性恋婚姻,但教会仍坚持"能免则免"的立场,将此类话题视为应尽量避免介入的社会现象。
影片暗示阿永对宗教的虔诚信仰与积极参与教会事务,或许源于父亲的深远影响。其妻女对此毫不知情,在她们眼中,公公是一位寡言而随和的老人,唯一的忧虑便是担忧年老后会被儿子安置进养老院。而在由社工组织的同性恋老人交流会上,阿永始终沉默,旁观着众多与他处境相似的老人发言。这些老人们的顾虑纷繁复杂,他们并非抗拒被安排至同性恋养老院,而是清醒认识到在普通养老院中与所谓"正常老人"难以沟通。更深层的恐惧在于担心自身性取向被社会认知,这种担忧不仅关乎个人尊严,更可能波及整个家庭及子女的处境。
阿柏的担忧接踵而至,交往不久后便对深夜通话产生抵触。在家中,他正面临多重困境:独生女面临婚嫁压力,女婿生活拮据连婚礼筹备经费都难以筹措。夫妻二人不得不承担经济支援责任,甚至将经营了数十年的出租车转让给女婿经营。令他始料未及的是,在七十岁这一年,他竟意外邂逅了真挚的情感。
阿海将他带至一处隐秘的男士浴场,在昏暗的蒸汽中,两位老人温情脉脉地依偎在一起。家庭的重压与岁月沉淀下的隐秘情愫在这一刻交织迸发,阿柏与阿海悄然萌生了秘密恋情。相较于他们在家庭中刻意维持的体面形象,二人在私密空间里卸下所有防备,畅所欲言,彼此的默契与理解在时光的打磨中愈发深刻。
阿海将一枚十字架吊坠赠予阿柏,并言道:"我儿子信奉耶稣,也劝我信教。他说了这些话后,若不幸离世,我便能在此找到安息之所。"
这份情感溢于言表,阿海对阿柏的真挚情意与深藏的失望交织其中。他精心编造与老友出游的谎言,却难掩对阿柏的眷恋;而儿子阿永眼中闪烁的疑云,已悄然揭开了父亲秘密的冰山一角。更令人唏嘘的是,阿柏面对家人时,妻子眼中流露出的神情早已道破所有,使得两家人的默契与隐瞒在无声中达成。
在两个被社会标签束缚的同性家庭中,最亲近的人深知他们的秘密却默契地保持沉默。阿海的亲友圈早已知晓他与"小三"的关系,他请阿柏吃饭时,两人如老友般在菜市场穿梭。阿柏注视着阿海与小贩讨价还价的神情中满是宠溺,然而这份亲密却暗含着难以言说的伤痛。周遭的邻里闲话、家人明知故问的试探、曾经渴望挣脱世俗的冲动,以及深埋心底的性取向,最终都被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碾碎。
《叔·叔》突破了传统影视作品中对同性恋群体的刻板印象呈现,摒弃了刻意渲染的性别符号与语言标签。影片通过细腻而真实的生活片段,展现出同性恋者平凡而深刻的生存状态:他们与生俱来的人格特质,只是恰巧在性取向上选择了与异性不同的方向。
隐秘的爱意只能在同志浴室的氤氲水汽中悄然流露。当有人试探性地问及"你们在一起应该不止十年了吧?",阿柏与阿海仅以意味深长的对视回应,言语间却藏着难以言说的复杂情绪。阿柏女儿成婚那日,妻子依旧喋喋不休地抱怨着女婿的资质与窘态,而早前阿柏便曾邀请阿海出席婚礼,面对这份突如其来的盛情,阿海心中五味杂陈,却最终捧着红包现身。
事实证明他的想法是对的,眼神却暴露了内心的挣扎。当阿柏向妻子引荐这位"老街坊"时,妻子敏锐的直觉让她察觉到眼前的男人绝非寻常,她的表情带着明显的尴尬与勉强,甚至在那一刻,对丈夫不忠的愤怒暂时压过了对女婿的偏见。阿海同样感到局促不安,当他真正见到爱人的一家人时,似乎意识到了某种违背道德的困境——这并非源于性别差异,而是因为他早已成家立业,为这个家庭倾注了毕生心血。
海边的风裹挟着咸涩气息,阿海将一枚沉甸甸的十字架交到阿柏手中,金属的棱角在夕阳下泛着微光。与此同时,阿柏正带着女婿步入车行前辈们的聚会现场,几位相识半世纪的老友围坐畅谈,不断赞叹他终于迎来了退休后的生活才是人生真正的起点。当阿柏的目光掠过人群,恍惚间又回到了那个潮湿的同志浴室,在从拘束到释放的微妙氛围中,他们曾用简单的踢毽子游戏消磨时光。此刻他脚尖轻点却已气喘吁吁,才惊觉岁月的痕迹已悄然爬上眼角。望着手中承载着过往的十字架,他忽然意识到,自己或许还未真正开始享受人生,命运的齿轮却已悄然逼近终点。
我从未信奉过天庭的玉皇大帝,也不崇拜佛祖的教诲。阿柏将十字架郑重交还给阿海时,语气中带着一种决绝的坚定。阿海望着老人佝偻的背影,眼眶泛起湿润的光,他读懂了这份在尘世中执着的信仰。暮年的时光里,他们始终未能鼓起勇气面对生命尽头的抉择,仿佛那条通向永恒的路,永远隔着一层无法逾越的迷雾。
夜幕降临,阿海盯着电视画面中一位同性恋老者的倾诉,儿子阿永在门外徘徊良久,最终轻声说:"天色不早了,孩子该休息了。"阿海的神情顿时变得局促不安。影片刻意省略了这对父子的人生前传,仅通过他们各自的独白勾勒出过往的沉重。他们各自构建的世界呈现出两极:一个遵循世俗轨迹,需要工作、赚钱、结婚、抚养子女以及维系社交关系;另一个则隐匿在生活的褶皱里,藏有知晓真相的同类人,以及尘封多年、不敢示人的华服。这种被压抑的真实,终将在生命尽头悄然湮灭,如同埋葬在心底的秘密,永远与外界隔绝。
《叔·叔》的叙事节奏从容不迫,摒弃了传统戏剧中常见的生死冲突与轰烈情感。影片聚焦于两位生活于社会底层的老年角色,他们以静默的方式相互依偎,透过细腻的肢体语言与含蓄的对白诉说人生百味,最终在命运交汇的终点以克制的告别完成情感闭环。
太保(本名张嘉年)作为资深演员,其艺术生涯始于对午马先生的师从,早年活跃于成龙的喜剧作品体系中,塑造了诸多经典角色。随着演艺经历的沉淀,他逐渐将事业重心转向台湾地区,在本土影视作品中展现了不同维度的表演层次。
袁富华的表演轨迹同样引人注目,2024年在《香港仔》中的表现令人耳目一新。其饰演的复杂角色既展现出对当代社会议题的深刻诠释,又暗合了他在《第一诫》中塑造的具有压迫感的反派形象,通过精炼的戏份传递出极具张力的表演魅力。
这部《叔·叔》令我耳目一新,两位资深演员在演绎激情戏份时,展现出的不仅是专业度,更有一种令人动容的真实感。他们的表演并未显得突兀,反而通过细腻的情感铺陈,让观众能够以男女之情的视角,去理解这对暮年伴侣在生命终点前的情感流露。观影过程中,我竟萌生出想要在评论中写下这样一句话的冲动。
各位观众在欣赏戏剧作品时,应秉持对演员的专业敬意,同时以开放心态接纳那些情感表达与主流价值观相悖的角色。以程蝶衣为例,观演者不应仅凭外貌偏好而刻意遮掩对角色深层魅力的认知与评判。对于那些以真挚情感演绎角色、展现精湛演技的表演者,以及尚未被主流社会所接纳的特殊群体,我们无需刻意迎合或附和,只需保持基本的尊重与理解。
Copyright © 2008-2024
合作站点:优酷视频、 爱奇艺、 芒果tv、 小小影视免费 百度视频、 腾讯视频、 1905电影网、 搜狐视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PPTV、 CCTV、 哔哩哔哩、 北京卫视、 安徽卫视、 小小影视在线播放观看免费 江苏卫视、 浙江卫视、 重庆卫视直播、 小小影视在线视频, 小小影视官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小小的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小小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 小小影视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