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锦华谈《妈妈和七天的时间》:没做任何商业妥协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128更新:2025-09-14 11:16:32

继5月8日全国艺术联线平台同步上映后,电影《妈妈和七天的时间》近日在北京大学举办电影艺术交流映后沙龙。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戴锦华与资深互联网影视专家高华共同出席,与影片导演兼编剧李冬梅展开深入对话。

电影《妈妈和七天的时间》以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农村为背景展开叙事,通过十二岁女孩小咸的纯真视角,描绘了她在这场生命戏剧中经历的三次死亡与两次新生。影片以细腻的影像语言呈现少女对生命无常的初步领悟,以及对母亲深沉情感的永恒追忆。导演李冬梅将个人童年记忆转化为艺术表达,用真挚动人的情感描绘出对逝去时光的深切怀念,同时以人文关怀的目光凝视那个时代农村妇女的命运轨迹,传递出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与社会反思。

超越了对现实场景的直接呈现与写实主义风格的探讨,这部作品实质上是一幅女儿回望母辈的生命图景,一首献给女性坚韧精神的史诗,更是一场通过影像语言展开的关于存在本质的哲思。观众将在静默中体悟真挚情感的涌动,在庸常之中窥见生命无常的轨迹,在无声却坚韧的呼喊里触摸到超越言语的力量。观影结束后,戴锦华教授在映后谈中坦言:'这部作品呈现了导演生命中的特殊时刻,将未被疗愈的创伤赤裸裸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实质是与母亲完成的精神告别。我从中触摸到了90年代中国南方乡村的肌理与温度。'

据相关报道,影片主人公小咸的真实原型正是李冬梅导演本人。谈及创作该作品的心路历程,李冬梅表示自己曾经历一段成长困惑期,其中难以释怀的往事便是12岁时母亲离世的变故。然而在从电影学院毕业后步入社会工作后,她才逐渐意识到这个关于母亲的故事始终如影随形。李冬梅认为,母亲的离世犹如一场剧烈的冲击,使她的成长轨迹在那一刻戛然而止,这种来自内心深处的震荡即便在多年后依然清晰可感。

谈及为何选择支持影片上映,高华表示:“母女之间的情感,无论处于何种境遇,都是人类最原始的爱。这种情感能够触及每个人内心最深处最柔软的角落。正是基于这一认知,我决定助力该电影实现院线放映。与导演在创作初衷及影片目标上达成高度共识,让我的支持更具意义。经过多方努力,这部电影终于克服重重困难登上银幕。即便只有一处细节引发观众共鸣,我也将倍感欣慰。”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