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优腾脱下“长”衫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3更新:2025-09-07 06:00:23

自2024年2月底"优酷新领导要求剧集控制在12集以内"的消息传出后,各大视频平台对长剧集数的管控动作明显提速。近期备受关注的IP现偶剧《嘘,国王在冬眠》原定36集被压缩至23集,这种迅速而果断的调整引发行业震动。编剧张梅在接受「市象」采访时表示:"从业十年来,本以为2024年会是长剧行业最差的一年,却没想到这还远未达到谷底。"数据显示,2024年长剧开机数量降至213部,相较2023年下降9%;而2025年第一季度开机数量仅有23部,不足2024年同期的一半,这一趋势早在2024年末便显露端倪。

优酷副总裁谢颖在微博视界大会披露关键数据:长视频用户观看前五集的流失率超过50%,整体完播率仅维持在20%-30%区间。这一现象迫使平台将"限制集数"作为当务之急。随着《甄嬛传》76集的模式逐渐失效,20集左右的短剧集或将成为新趋势。

行业观察人士王腾指出,当前长剧行业的困境已超出预期。即便制片公司拥有顶级IP、知名演员,项目仍可能遭遇市场冷遇。云合数据显示,2025年Q1集均有效播放破2000万的爆款剧集仅有10部,较2024年同期的13部明显减少。这种"热剧难热"的现象直接冲击着视频平台的营收,爱奇艺2024年财报显示营收292.3亿元,同比下滑8%;归母净利润7.64亿元,同比暴跌60.32%。会员服务和在线广告两大核心收入来源均面临严峻考验。

值得注意的是,除芒果TV外,爱优腾三大平台均出现营收下滑。爱奇艺CEO龚宇在2024年中国网络视听大会明确强调"缩短长剧集数"的必要性。然而全年来看,爱奇艺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爆款剧集,曾凭借《狂飙》创造的"爆款神话"迅速消退。据业内人士分析,2024年爱奇艺在长剧领域的投入普遍遭遇困境,《狐妖小红娘月红篇》《哈尔滨一九四四》《仙剑四》等项目均未达预期,反而因内容拖沓、质量欠佳引发广泛批评。

尽管如此,爱奇艺仍偶有亮眼表现。8集迷你剧《我的阿勒泰》获得豆瓣2024华语剧集评分TOP2,暂时挽救了平台口碑。但龚宇在财报中透露,自2024年11月起推出的系列大片"挽尊"效果有限,某种程度上印证了全年作品表现不佳的事实。自2022年起实施"降本增效"策略后,爱奇艺内容支出成本已从2023年的167.1亿元降至2024年的157.1亿元,同比下降5%。然而成本缩减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作品质量的持续下滑。

优酷近期对长剧集数进行调整的消息早有迹象,其2024年现象级作品《墨雨云间》虽属长剧,但导演采用了典型的短剧思维模式,这种反差使其成为平台的意外爆款。而另一部高口碑剧集《边水往事》则以21集的精炼篇幅脱颖而出。相较之下,传统大制作长剧普遍缺乏市场热度。与此同时,腾讯视频虽表面节奏放缓,但其商业化负责人透露,当前主流长视频平台均在控制剧集集数,腾讯亦不例外。从今年年初的开机剧来看,《醉梦》《五个失踪的少年》《迷墙》等悬疑短剧占据类型主导地位,"饭都吃不饱了,哪来的诗和远方"这句网络热语被张梅用以形容平台变革趋势。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短剧集在当前的市场策略中占据重要地位。王腾向「市象」表示,当前各平台普遍倾向于缩减长剧集数,主因在于近年来短剧集的市场表现异常突出。这类短剧特指集数控制在二十集以内,甚至十二集以下的影视作品,如仅有8集的《我的阿勒泰》和12集的《漫长的季节》。编剧王梅指出,短剧集凭借篇幅精简所带来的天然优势,往往能营造出更紧凑的叙事节奏、更密集的剧情反转及更强烈的艺术冲击。相较于节奏快速但套路单一的竖屏微短剧,观众对长剧内容冗余问题日益凸显的现状已产生强烈反弹,而《边水往事》《漫长的季节》等兼具品质与篇幅的中短剧正逐渐成为市场破局的关键选择。

王腾指出:“尽管当前许多影视项目依托热门IP和流量明星,但剧本质量却难以与低成本、小制作作品媲美。平台方出于资源优化考量,通过限制集数成为提升剧集质量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口碑出众的优质作品多呈现为短小精悍的结构,这种趋势正对整个影视行业产生深远影响,使长视频平台对传统意义上的‘影视大厂’和‘大制作’采取更为审慎的态度。

据《狐厂娱乐观察》报道,今年多家制作公司的重点项目遭到平台集体终止合作。某头部制作公司曾计划打造一部男频大剧,原定年初开机却因与合作平台分歧而被迫搁置。王腾向媒体证实:“若置于两年前,此类项目恐怕引发平台间激烈竞争,而今却成为无人问津的烫手山芋。”

除内容质量外,成本控制已成为平台倾向短剧集的关键因素。柠萌影视创始人苏晓曾透露,平台方70%的已播出剧集均处于严重亏损状态。结合2024年各平台营收数据可见,降本增效已成行业迫切需求。王腾强调:“长剧市场普遍采用按集计价模式,集数缩减直接降低平台制作成本,因此当前平台态度趋于强硬。”

“平台砍集数的行为正在重塑行业生态。传统长剧项目周期漫长,部分作品筹备耗时达一至两年,许多原本规划30集、40集的项目在完成剧本大纲后,被要求压缩至12集或18集,导致创作结构紊乱、预算重新分配、制作团队调整,前期投入往往以‘一地鸡毛’的形式流失。”

更严峻的是,优酷近期的调整已波及已定型项目。其三月推出的大型偶像剧《嘘,国王在冬眠》原备案36集,最终删减至23集,整整13集内容被大规模砍掉。该剧播出后引发观众对剧情衔接性及情节合理性的质疑,部分场景显得突兀生硬。当平台过度追求短期效益时,最终往往适得其反。

即使拥有流量演员加持,《嘘,国王在冬眠》的表现仍不尽如人意。在优酷平台,该剧最高热度未突破万点,呈现“首播即峰值”的奇特现象,随后热度持续下滑。相较爱奇艺和腾讯,优酷的剧集热度破万门槛本应相对较低,但现实情况却与此形成反差。

当行业传出优酷将对剧集进行“一刀切”式调整的消息时,我便对传言的真实性产生疑虑。尽管平台随后澄清,称此举仅为整顿注水剧集,但所谓的“整顿”手段却显得异常强硬。王腾向「市象」透露,“平台意图通过短剧集扭转颓势的方向并无错误,但似乎忽略了关键问题——短剧集并不等同于优质内容,长剧集也未必都是流水线产物。如今要求所有剧集压缩至二十集以内,却忽视了像《甄嬛传》这样76集的长剧为何能持续播出14年,仍被观众反复观看。”长久以来,长剧的独特价值在于其能深入刻画人物内心世界,通过细腻的情感共鸣与角色成长叙事,实现深层次的情绪触达。这类剧集往往需要充分的铺垫与描绘,才能让观众感受到情节的合理性。《甄嬛传》和《庆余年》正是典型案例,但当前平台对长剧的生存空间进行压缩,转向短剧优先的战略,已对上游编剧行业造成巨大冲击。

张梅指出,长剧转型并非简单的拍摄环节调整,而是整个影视制作产业链的系统性变革。试图在不付出代价的情况下快速建立成功的短剧集模式,实际上是不切实际的。“当前我正在处理的长剧剧本均被要求彻底推翻,以适应短剧集标准,实则剧集创作逻辑已发生根本变化。”然而,她强调,短剧集因体量限制,更需要编剧精准把握观众情绪点,但这恰与优质剧本的创作规律背道而驰。编剧应当专注于内容本身的价值,而非单纯迎合市场需求。“即便无法复制《甄嬛传》般的成功,我们仍需警惕的是——创作空间的压缩可能意味着所有可能性的消失。”制片人王腾补充道,当前市场上口碑与收益俱佳的短剧集,其成功根源仍在于剧本质量过硬,而非单纯依赖剧集短小精悍。他警告称,若平台坚持“一刀切”策略,最终可能既失去观众又损害行业生态。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