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之名》,依然逃不过人情世故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240更新:2025-09-03 04:06:37

《以法之名》正式完结,但观众普遍认为其结局存在明显的叙事断裂。剧情以万海集团被认定为黑社会性质组织为切入点,展开长达36集的案件调查,最终却因关键角色的死亡和案件的未解而引发争议,被指未能完成主线叙事,存在大幅删减和逻辑矛盾。

近日,涉及犯罪集团及其保护伞的案件引发广泛关注。根据判决结果,禹天成、陈胜龙、江远、熊磊、赖东明、赖东朗六人被判处死刑;程子健、孙飞两人获无期徒刑;星子获刑七年,江旭东十年,姜红军十六年,温琴八年,监狱护士十二年。此外,柳韵被降职处理,李人骏调离司法机关,兰景茗被撤职,而王华山则选择逃往国外。值得注意的是,在专案组的严密监控下,万海不幸遇害,但驻监狱检察官王华山竟成功越狱,监狱护士的判决也仅十二年,这些情况令人质疑现实与虚构的界限。案件辩护律师张文菁曾愤怒表示:“正义不应迟到,迟到的正义不过是虚假的真相。”

剧中这句台词揭示了深刻的现实问题,确非易事。正义的延迟往往意味着其价值的削弱,当时间流逝,许多事态已发生巨变,当事人或许已无法感受到正义的重量。张文菁的这句台词为《以法之名》的结局增添了一个注脚,那些实施具体犯罪的人员或许会受到应有的惩罚,但真正令人深思的是背后的保护伞,他们却能安稳度日。迟到的正义能否让乔振兴、秦峰等人看到?又是否能让身陷囹圄的万海感受到?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这恰似人生的无常,一切似乎都遵循着某种不可逆转的轨迹。整部剧集的焦点始终围绕着张译饰演的检察官洪亮,其表演风格与以往并无二致,依旧保持着严谨克制的特质,这是他熟悉的演绎领域。相较之下,雷佳音近年来因某些角色引发争议,而张译则坦言需要休息一段时间,长期饰演同一类型角色难免产生倦怠感。其职业生涯的巅峰时刻,当属《士兵突击》中史班长的塑造,尤其是退伍时驾驶车辆驶过天安门广场的那场戏,堪称其演艺生涯的代表作。

剧中洪亮的处境值得探讨,其长期耽误关键战机的行为将原本简单的情节复杂化。省检察院院长张放虽认为洪亮是一把快刀,但从他刻意隐瞒其老丈人及小舅子涉罪线索,必须向专案组披露真相的举动来看,他更像是检察长手中的一枚棋子。洪亮在案件进程中始终处于被操控地位,其行动决策受制于两位关键人物:一位是昔日政法系统老领导、现任省级政协副主席江旭东,另一位则是刚上任的检察长张放,后者持续激化洪亮的情绪并始终未签署离职报告。由此可见,洪亮本质上是个工具人,其命运被更高层的权力博弈所左右。

江旭东一直希望将女婿调离政法系统,主因在于该领域存在诸多复杂纠葛,尤其担忧未来若遭遇职务犯罪调查,可能因裙带关系被牵连。这种顾虑颇具合理性,毕竟在体制内工作,随时存在被调查风险,甚至可能面临法律后果。而张放则展现出卓越的筹谋能力,凭借对洪亮背景关系的深入了解,先后将其安排至指导组和专案组担任副组长。尽管副组长并非最终裁决者,但作为执行关键的职位,前线的案件侦查和关系网络的运用往往由他主导。实际上,洪亮之所以能够接触到一些隐秘信息,离不开他在市院、市政法委以及省政协层面的深厚人脉资源。作为极具战略眼光的操盘手,张放擅长以寥寥数语激发洪亮的斗志,使其在关键任务中全力以赴。

无论发生何事,归根结底都是人情世故的较量,无人能真正置身事外,区别只在于谁更冷酷罢了。《以法之名》作为一部反腐题材作品,整体表现平实自然,虽谈不上惊艳之作,却因收尾略显拖沓而令人遗憾。它用近乎程式化的结局,与其他同类作品并无二致,未能兑现"以法之名"所承载的期待,反而让观众陷入更深的困惑与失落:为何?为何正义的实现总是如此迟缓?"正义不应迟到,迟到的正义并非正义,充其量只是真相的显现",或许这句台词更适合作为本剧的终章。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