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超人不太冷,无限重启的DC,这次真要翻身了?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807更新:2025-09-03 03:37:03

毋庸置疑,自21世纪以来好莱坞电影的标志性类型始终是超级英雄题材。然而在持续发展数十年后,这一类型似乎已陷入市场饱和——以普通影迷记忆犹新的超级英雄作品仍停留在2018年的《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为例,便能清晰感知该题材正面临新的挑战。

当规模庞大的漫威宇宙开始显现出衰退迹象时,长期处于下风的DC显然更加焦虑。为此,DC决定再次动用重启资源,不仅聘请了《银河护卫队》系列的知名导演詹姆斯·古恩担任公司掌舵人,更由他执导新宇宙的开篇之作——超人电影。这一举措显然意图将全部希望寄托于这位新任掌舵者,试图通过超人这一核心IP重振旗鼓。

这部全新重启版《超人》能否为DC带来转机,助力其成功开启全新电影宇宙?巴塞君观影后认为,该片在叙事与视觉呈现上颇具看点,展现出一定的突破潜力。

与亨利·卡维尔塑造的充满神性的超人形象不同,扎克·施耐德执导的版本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气质。这位拥有超能力的凡人更贴近人类的情感与行为模式,其性格特征和语言表达都彰显出浓厚的人性色彩。施耐德通过一个完整而深刻的故事,成功将超人从神坛上请下,让这个外星英雄以平等的姿态与观众对话,充分展现了其卓越的剧本掌控能力。

长达十分钟左右的开场对话场景堪称滚导编剧技艺的生动体现。相较于过往超人系列作品中主角仅呈现超人与克拉克两种身份的单一设定,《超人》通过让克拉克以超人身份接受已知其真实身份的露易丝采访,成功构建出其第三重身份状态——即双重身份的量子叠加态。这种叙事手法不仅突破传统角色塑造框架,更通过访谈形式深化了超级英雄身份认同的主题表达。

在对话中,他时而以超人之名出现,时而又回归克拉克的普通身份,这种身份的转换恰如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的多重状态:既是家庭中的子女,也可能是他人生命中的伴侣。当这些交织的身份产生冲突时,人性的挣扎与矛盾便自然显现。在《超人》的故事中,这种身份的双重性不仅是角色关系的描写核心,更是推动超人走向人性化的重要叙事手法。

科伦斯韦的超人展现出独特的亲和力,宛如一位充满童趣的人类少年。每当他的善举获得认可,眼中便会泛起得意的光芒;而面对舆论的指责,或是遭遇无处寻犬的困境时,他也会像普通少年般急躁不安,偶尔因一时冲动流露出令人忍俊不禁的笨拙模样。

不可否认的是,超人身上那些与普通人共通的特质,正是其在影片结尾面对莱克斯时说出“我也是人类一员”宣言的关键所在。即便拥有超越常人的力量,他始终选择以人类的身份行事,致力于服务与保护人类族群,甚至不惜违背亲生父母的意愿。这种深入骨髓的角色设定,构成了《超人》故事得以成立的核心基础。

詹姆斯·古恩导演以独特的才华将银河护卫队从漫画中的二线团队提升至全球知名英雄行列,其对漫画角色的电影化演绎堪称典范。这位导演擅长挖掘隐藏在漫画宇宙中的经典角色,赋予他们焕然一新的银幕生命力。在《超人》电影中,"卓越先生"这一原本鲜为人知的角色便凭借其兼具技术与勇气的特质成为焦点——既能以代码填补漏洞,又能单枪匹马闯入禁区,既可靠又带着俏皮的反差魅力,使其成为片中仅次于超人的高光人物。对于仅通过电影接触DC宇宙的观众而言,卓越先生或许是个陌生名字;但滚导仅用寥寥几场戏,便让人记住了这个始终充满魅力的DC英雄形象。

《超人》系列电影中,"正义帮"这一队名(尽管它终将演变为"正义联盟")以及性格呆萌却充满魅力的"绿灯侠"、拥有神秘情报网络的的魅力型人物吉米·奥尔森、以及未被剧情过度消耗却最终实现救赎的元素人等角色,共同构建了该系列的观影视觉。滚导通过这些角色的塑造再次印证,一部作品中角色数量并非决定性因素,真正关键的是能否让观众形成深刻印象。

在詹姆斯·古恩执导的作品中,小动物角色往往扮演着不可或缺的标志性元素。从《银河护卫队》中性格鲜明的火箭浣熊与憨厚的树人格鲁特,到《X特遣队:全员集结》里狡黠的花枝鼠,再到《超人》系列中的忠诚伙伴小氪,这些毛茸茸的配角不仅为剧情增添趣味,更成为导演独特的叙事风格象征。

小氪在漫画原著中作为超人家族的关键成员备受瞩目,而其在电影中的形象却意外源自导演私人的宠物犬。当这只狗狗刚被收养时,频繁展现出令人头疼的顽皮行为,导演不禁想象若它拥有超能力会带来何种混乱——于是带着复杂的情感,将狗狗的“罪状”悉数赋予了银幕上的小氪角色。这种巧妙的创作手法既让观众感受到角色的可爱,又让人惊叹导演标志性的恶搞风格始终历久弥新。

在《超人》电影中,除男女主角外,观众较为熟悉的次要角色莫过于反派莱克斯·卢瑟。饰演该角色的尼古拉斯·霍尔特是本片中咖位最高的演员,其片酬甚至超过了男女主角的总和。这位曾参演《X战警》《疯狂的麦克斯》等知名系列作品的演员,尽管曾参与超人角色的试镜,却意外获得了反派莱克斯·卢瑟的出演机会。外界对其能否借此契机更好地诠释角色仍存争议。

尽管当前的超级英雄电影难以避免瑕疵,但《超人》在剧情和角色塑造方面的亮点依然显著,然而整体仍无法达到完美境界。影片最受争议的环节之一在于服装设计与场景布置略显简陋,缺乏应有的质感与沉浸感。特别是科伦斯韦历经数月苦练的健硕身材,被硬朗但略显笨重的制服所束缚,视觉效果大打折扣。相较卡维尔版令人难忘的经典造型,这种设计自然引发了观众对科伦斯韦版缺乏个性的批评。

或许由于导演对漫画原作的改编过于直译,影片在视觉设计上呈现出强烈的复古风格,而以莱克斯·卢瑟为核心的角色塑造也显得生硬刻意。其台词表达缺乏层次感,频繁使用直白叙述方式,仿佛急于向观众传递明确意图,这种处理方式削弱了反派应有的威慑力与复杂性,导致角色魅力未能充分展现。

此外,影片还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视觉风格,画面常被笼罩在灰暗的色调中,削弱了电影的沉浸感;同时频繁采用近距离特写镜头与广角视角,导致身材高大的演员科伦斯韦在画面中显得比例失调,视觉效果略显呆板。

《超人》影片的影像表现力受到较大影响,这与导演亨利·格拉罕的摄影选择密切相关。作为滚导多部作品的固定合作摄影师,格拉罕或许因过往默契而被优先考虑,但这种任人唯亲的选人逻辑显然削弱了影片的视觉质感,令人感到遗憾。

尽管存在些许瑕疵,但《超人》仍不失为一部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的电影。相较于当下充斥着AI制作痕迹的超英电影,该片成功在娱乐性与人物塑造之间取得了平衡——更重要的是,它重新诠释了超人本应具备的乐观积极与亲和力。考虑到影片开场即奠定良好基调的重要性,《超人》的成功为DC全新电影宇宙的发展前景注入了强劲动力,令人对未来的创作充满期待。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