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生不息3》出圈理由:韩红的唱功,王心凌的情怀,小宋的流量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214更新:2025-09-17 00:30:41

在综艺节目中,芒果台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从《港乐》《宝岛》到《家年华》,尽管《声生不息》仅播出三季,但其口碑丝毫不逊色于《我是歌手》《披哥》《浪姐》等现象级节目,这种持续的高质量输出究竟是源于哪些因素?

《声生不息》展现了中国各地的音乐风貌,节目不仅梳理了中国音乐的发展脉络,更集结了韩红、孙楠、陈楚生、周深、谭维维等实力歌手。首期特别聚焦'红歌'主题,通过经典曲目的演绎让上世纪的红色旋律重现舞台,这种怀旧风格成功引发了中老年观众的强烈共鸣。

第二期节目将时间轴延伸至后千禧年代,韩红与孙楠合唱的《美丽的神话》以动人心弦的旋律触动观众内心,为众多80后、90后的观众重现了珍贵的青春印记。

随着第三期节目的播出,《声生不息3》从歌手视角再度引发热议。其中,韩红的演唱实力成为关键亮点。作为资深艺术家,她以国家一级歌手的水准演绎了经典曲目《唱支山歌给党听》,这首诞生于1960年代的歌曲在节目中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令现场观众动容。

令人意外的是,在节目第二期中,韩红与孙楠的合唱《美丽的神话》瞬间将节目气氛推向顶峰。屏幕前的观众无一不为之动容,热泪盈眶,仿佛穿越时光回到了儿时守在电视机前观看《神话》的岁月。玉漱公主的舞姿在记忆中重现,而这对黄金搭档的默契演绎堪称经典,两人交织的歌声完美诠释了歌曲的深意,令人回味无穷。

第三期节目开播后,所有歌手被划分为男队与女队两大阵营。韩红与孙楠以"大家长"的身份分别率领各自的战队登台演唱,节目组同时迎来新成员——草原乐队"额尔古纳"及说唱歌手"弹壳"的加入。

弹壳选择加入男队阵营,而额尔古纳乐队则转战女队。在本期节目中,韩红以领队身份亮相,所选歌曲多以合唱形式呈现,这种编排恰恰凸显了她的演唱实力。首演曲目《鲜花》中,当韩红唱出"我的心"这句时,瞬间引发观众"开口跪"的惊叹,令人不由自主地折服于她的嗓音魅力。

韩红与王心凌联袂演绎的歌曲《那些花儿》现场效果震撼人心,她那充满力量的嗓音不仅深刻触动了身旁共同演唱的王心凌,更以极具穿透力的声线将整个舞台的气氛推向高潮,令台下观众无不为之动容。

台下观众仿佛接收到韩红的声波共振,随之共鸣哼唱起那句熟悉的旋律:“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想她”……当最后一个音符消散在空气中,全场情绪被推向顶点,节目氛围因这场声浪交响达到前所未有的热烈。

王心凌的情怀显然超越了她的唱功。作为80后女歌手,她不仅是无数80后乃至90后青春回忆的重要符号,更以《爱你》这首歌在当年风靡全国。即便在《浪姐3》的舞台上,她依然凭借这首经典曲目与精湛的舞台表现力,成功诠释了“甜心教主”的独特魅力,并最终摘得总冠军头衔。

尽管如此,不可否认的是王心凌的情怀表现明显超越其演唱技巧。这一点在她与韩红的合作中尤为明显,特别是在第三期《声生不息3》节目中,节目组安排女队首演的曲目为《鲜花》,而王心凌作为首唱者率先登场。

王心凌的声线依旧令人熟悉的甜美婉转,却在与其他歌手的对比中略显平实。当其他艺术家的嗓音逐一呈现时,她的演唱风格便显露出不那么出众的特点。尽管在五位歌手中,王心凌对音乐的情感投入最为真挚,但她的音色特质却未能脱颖而出。

五人共同演唱时表现尚可,但与韩红搭档演绎《哪些花儿》时,表演层次的差异愈发显著。两人交替演唱的模式下,王心凌的声线逐渐显露出配角特质,整首歌曲的焦点更多地集中于韩红的表现。

然而,正是由于王心凌所承载的音乐情怀,《声生不息3》才得以吸引更广泛的观众群体。可见,芒果TV在选角方面确实有独到眼光。19岁的宋亚轩则展现了独特的流量魅力,在众多歌手之中,其音色与唱功相对平实,未见惊人之处。

第一期节目开场时与谭维维共同演绎的《山河图》,至今仍让人记忆犹新。整体表现缺乏震撼力,甚至在个人说唱环节中刻意抑制声线,试图营造沉稳感,然而这种刻意的表演方式反而适得其反。

在第三期节目中,宋亚轩献唱了国风歌曲《桃花诺》,并与周深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二重唱。这种合作无疑为节目增添了别样魅力,也让观众在对比中更加体会到两位歌手的独特风格。

宋亚轩的嗓音清亮悦耳,自带青春气息,令人耳目一新。然而当周深一开口,听众方能深切体会到何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风歌曲。在这样的艺术标杆面前,宋亚轩的声线虽保持了大众化的亲切感,却愈发显现出商业化包装的痕迹,整体表现略显单薄。

还是那句话:"大家心里都有数"。作为选秀节目出身的宋亚轩,他的流量可见一斑,但音乐实力却略显单薄。虽然综艺节目需要靠流量吸引观众,华语乐坛也亟需新鲜血液注入,但为何在众多年轻艺人中,偏偏选择一位看似平凡的选手?

作为音乐综艺节目,《声生不息》确实具备引发广泛关注的特质。尽管以翻唱经典曲目为主,非原创作品,但凭借实力派歌手的精彩演绎,依然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然而,部分歌手过于依赖流量效应博取关注,反而可能适得其反。与其依赖流量,不如致力于精进演唱技艺。唯有实力与个人形象相得益彰,方能赢得观众的真正认可。对此,你怎么看?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