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诚勿扰3》上映首日票房不足2500万,冯小刚不再是华谊的“好兄弟”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618更新:2025-09-16 19:38:38

随着2023年临近尾声,《非诚勿扰》系列正式画上句点。在新作上映前夕,片方推出情怀特辑,汇聚范伟、葛优等主演完成十余年的首次重聚。范伟笑着调侃昔日搭档"胡子都白了",六十六岁的葛优更在镜头前出现忘词状况,令人不禁感叹时光流逝。12月30日,《非诚勿扰3》首日票房突破2485万元,这一成绩仅为当日票房冠军《一闪一闪亮晶晶》的十分之一,与排片率相当的《年会不能停!》相比仍存在2500万元以上的差距。

《非诚勿扰3》在上映前遭遇豆瓣热评与预售票房双重冷落,首日票房表现亦未达预期。这一现象引发外界对作品质量与时代变迁的讨论。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该系列首部作品于2008年末上映时,以3.25亿票房刷新内地纪录,成为当年的现象级影片。彼时正值中国经历雪灾、地震及金融危机等多重挑战,冯小刚以导演兼编剧身份打造此片,初衷是为观众提供年末的轻松娱乐。影片中秦奋(葛优饰)与梁笑笑(舒淇饰)的爱情故事不仅掀起国民相亲热潮,更让系列中的经典台词与场景成为影迷津津乐道的内容,持续影响着大众文化。

在《非诚勿扰1》的片尾,葛优通过一台神秘的高科技终端机窥见了未来,意外发现《非诚勿扰3》的时间背景设定于2031年,故事直接承接第二部结局。秦奋与梁笑笑在领取结婚证后尚未完成蜜月旅行便被迫分离多年,为缓解其思念之情,老范为秦奋打造了一款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虚拟伴侣,复刻梁笑笑的形象与性格。值得注意的是,冯小刚早在1996年便通过春晚小品《机器人趣话》尝试描绘这一题材,当时他作为编剧之一,以幽默方式探讨了人工智能与人类情感的交融议题,展现了对科技发展的前瞻性思考。

距离冯小刚上一次执导《非诚勿扰》系列已过去二十六年,此次回归喜剧类型片市场却呈现不同反响。据首映日数据显示,《非诚勿扰3》的上座率位列同期新片末位,豆瓣开分阶段也呈现显著分化态势。部分影迷认为该片为系列画上圆满句号,也有声音指出若剔除情怀因素,新作叙事存在明显的跟风痕迹。根据灯塔专业版统计,媒体对影片的票房预估区间为1.5至2.57亿元,这一数字甚至低于十五年前首部作品的票房成绩。

值得关注的是,《非诚勿扰3》在国内电影市场采用了分线发行策略。这种发行模式作为2023年行业的重要创新,其核心在于依据不同观众群体的观影偏好,由各院线自主选择放映内容,打破了以往全国统一排片的传统格局。

此前,《一闪一闪亮星星》《年会不能停!》《金手指》《舒克贝塔》等多部跨年档影片均曾传出分线发行计划,但最终均被取消或叫停。相比之下,《非诚勿扰3》作为一部具备高口碑与高热度的电影,其出品方涵盖中影、华谊两家头部电影公司。据中国经济导报报道,近日网络流传出该片分线发行的具体方案,显示已有8000余家影院参与报名。片方对排片策略提出明确要求,例如限制上映首周影院排片场次占比及特定放映时段等。

若截图信息真实,《非诚勿扰3》或涉嫌过度依赖影片影响力,这与分线发行所倡导的“市场主导、灵活协商”原则相悖。今年贺岁档影片阵容相较往年更为庞大,现象级黑马《一闪一闪亮星星》(华谊兄弟参与投资)、集结多方实力的《金手指》《潜行》等作品形成竞争态势。在影片质量尚未明朗的情况下设定排片比例,对影院运营构成潜在风险。相较预售阶段的市场数据,《非诚勿扰3》近两日的热度呈现持续上升趋势,随着影片上映及口碑发酵,其票房表现或呈现先抑后扬的走势。作为贺岁档票房冠军的缔造者,以及与华谊兄弟深度绑定的《非诚勿扰3》,此次上映标志冯小刚时隔四年重返贺岁档。他作为“国产贺岁片”概念的开创者,自1997年《甲方乙方》开启贺岁档先河以来,连续推出《不见不散》《大腕》《手机》等经典作品,形成独特的冯氏喜剧风格,实现口碑与票房的双丰收。而冯小刚上一次执导贺岁档影片,追溯至2019年的文艺爱情片《只有芸知道》,该片仅取得1.59亿票房及6.3分的豆瓣评分,此后数年间其作品均未进入院线。

《非诚勿扰3》再次选择在贺岁档期上映,其背后的出品方仍是冯小刚的长期合作伙伴华谊兄弟。自《甲方乙方》时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后,冯小刚导演的贺岁片系列为华谊兄弟创造了可观收益。2009年公司成功登陆深交所,成为国内首家影视娱乐上市公司。数据显示,2010年《唐山大地震》为华谊兄弟带来2.05亿元收入,占全年营收五分之一;2011年中报显示,《非诚勿扰2》贡献约1.1亿元票房,占电影业务营收的78%及公司总营收的33%。王中军曾公开表示,"这并不丢人,恰恰说明冯小刚是我们最重要的核心资产。"

2015年,华谊兄弟以10.5亿元收购冯小刚工作室东阳美拉70%股权,双方签订五年对赌协议。协议规定需实现年均1亿元税后净利润并保持15%增长率,但五年间冯小刚未能完全达标,累计需补足2.35亿元。即便在冯氏电影影响力减弱的当下,其作品仍为华谊兄弟带来主要收入。2023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冯小刚的网剧《回响》创造的营收超过主控影片《爱很美味》及参投的《流浪地球2》(未披露具体数据)。

华谊兄弟曾是资本市场的宠儿,2015年市值一度突破790亿元。公司早期以明星资本化运营为特色,娱乐圈近半数艺人签约旗下。然而2018年"阴阳合同"事件成为转折点,暴露出此前大规模并购和明星收入资本化的隐患。从2018年起,公司营收持续下滑,至2022年累计亏损超70亿元。2023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公司仅实现3.39亿元营收,净亏损达1.43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影视娱乐业务占华谊兄弟营收比例高达97.04%,品牌授权与实景娱乐占2.09%,互联网娱乐占0.23%。王中军早在十年前就将公司业务划分为这三大板块,并提出"去电影化"战略。但现实与预期相悖,2023年电影市场表现平淡,公司未参与《消失的她》《孤注一掷》等爆款项目,仅作为《流浪地球2》的参投方,预计从该项目获得约1000万元营收。

中国企业家援引行业消息透露,受资金链紧张影响,华谊兄弟一度陷入发展停滞,优质IP资源可能逐渐转向其他公司。其董事长王中军曾被曝出变卖房产、艺术品等资产,仅用一年时间偿还高达47亿元债务。然而,随着国庆档期《前任4》票房突破10.11亿元,华谊兄弟的困境有所缓解。作为公司近十年重点打磨的爱情IP系列,《前任》累计票房已超过30亿元,但豆瓣评分始终徘徊在及格线附近。除冯小刚、管虎等资深导演外,华谊兄弟在青年导演培养上投入有限,但近年已明显重视新生代力量。据中国企业家报道,2022年启动的"H计划"开始向年轻导演倾斜资源,2023年主控的《宇宙探索编辑部》即为投资新人导演的代表作。目前公司透露项目储备充足,其中《涉过愤怒的海》已提前上映,《一闪一闪亮星星》定档12月30日,而《狗阵》《749局》《美人鱼2》等作品正进入后期制作阶段,多个影视项目处于筹备期。此外,多部剧集及网络影视作品已完成制作或已上线。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