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打开电影市场开年第一月?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869更新:2025-09-16 08:31:19

距春节仅剩11天,电影市场将面临长达两周的"空窗期",期间缺乏重磅新片的宣发动态。回顾1月份,整体票房表现低迷,市场过度依赖贺岁档及元旦档期的影片维持热度。这种状况显然不利于行业收入增长,那么如何有效激发电影市场的开年活力?

2024年1月电影市场整体票房累计突破25亿元大关,与历史同期相比基本维持在平均水平。然而回顾当月新片表现,市场整体呈现平淡态势,无论是口碑还是票房,均未出现显著波动。缺乏具有话题性的优质作品,使得整个影片档期未能引发广泛关注。

1月上映的新片中,《临时劫案》凭借1.7亿元的票房成绩夺得冠军,然而其预测最终票房仅为2亿元左右。紧随其后的是《养蜂人》和《动物园里有什么?》,这两部影片目前票房尚未突破亿元大关,预测票房均在1亿元左右。

值得庆幸的是,元旦档与贺岁档影片在1月艰难支撑起电影市场。喜剧片《年会不能停!》斩获8亿票房,犯罪题材港片《金手指》取得3亿成绩,现实主义作品《三大队》与超英系列《海王2:失落的王国》分别收获1亿票房。这些成绩印证了1月电影市场的潜力尚未被充分挖掘。

1月历来被视为电影市场的淡季,因其处于元旦跨年档与春节档之间,形成“夹缝中求生存”的尴尬处境。然而今年的市场表现却印证了这一说法的合理性——元旦档期的影片持续发力,职场喜剧《年会不能停!》凭借口碑积累实现长尾效应;而演唱会纪录电影《泰勒·斯威夫特:时代巡回演唱会》则以独特的沉浸式观影体验和歌手的庞大粉丝基础,持续吸引观众包场观影,形成现象级热度。

今年春节档期堪称竞争激烈,目前已确定7部影片上映。贾玲执导的喜剧新作《热辣滚烫》自公布消息起便引发热议,凭借其独特的风格成为焦点。《飞驰人生2》依托前作口碑,联袂沈腾等喜剧明星再度出击,成为观众关注的热点。张艺谋新作《第二十条》汇聚全明星阵容,同样备受期待。春节档的竞争态势空前激烈。

随着春运客流逐渐攀升,返乡热潮带动全民进入年节筹备状态,这一时期电影市场通常较为冷清。因此,多数影片会避开春运档期,选择春节前后作为上映窗口。然而,档期的冷热并不完全决定票房表现。事实上,不少在非传统热门时段上映的影片,凭借过硬的品质同样斩获不俗成绩。例如2018年11月16日上映的《无名之辈》累计票房达7.94亿元,2019年10月25日推出的《少年的你》最终票房突破15.58亿元,像《叶问3》《超时空同居》等作品也都在冷档期取得了优异的市场反馈。

在1月份这一传统意义上的电影淡季,如何有效布局影片排片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资深影评人宋方金指出,当好莱坞大片逐渐减少上映频率时,国产影片正迎来关键的市场机遇期。以2018年上映的《南极之恋》和2021年的《大红包》为例,这两部作品在年初档期均展现出强劲的票房增长势头,成功填补了市场空白,印证了国产片在特定时期具备的票房号召力。

在观影需求相对低迷的冷档期,部分优质进口影片曾通过精准策略取得佳绩,如《神秘巨星》《大黄蜂》《勇敢者游戏》等作品均实现票房突破。此规律或可延续至当前档期,建议将《沙丘2》《功夫熊猫4》《哥斯拉大战金刚2》等新片纳入考虑,这些影片凭借成熟的叙事结构与国际化制作团队,具备在淡季市场中吸引观众的潜力。

动画电影在这一领域同样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由于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弱的档期,大成本真人电影通常回避这一时段,这为动画影片创造了更多市场机会。例如2017年的《大卫贝肯之倒霉特工熊》《魔弦传说》,2018年的《小马宝莉大电影》以及2019年的《白蛇:缘起》等作品,均在此期间取得了相对不错的成绩。

尽管春节前的寒假档期整体热度未达预期,但这一时期并非完全缺乏市场机会。若电影创作者能够积极开发适合该时段的差异化内容,通过创新题材与独特叙事吸引观众,或许能在相对冷门的档期中开辟新的观影空间。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