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江豚·风时舞》揭秘创作历程 聚焦生态环保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139更新:2025-09-16 05:13:21

电影《江豚·风时舞》正在院线热映,这部集爱情、动画、奇幻与生态环保理念于一体的影片,以独特的国风动画形式展现了历史事件、民间传说、文化旅游与生态保护的深度融合。创作团队历经六年打磨,通过艺术化呈现长江生态危机,旨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传递保护水域环境的价值观。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不仅孕育了五千年文明,更承载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然而长期水域污染与过度捕捞等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得长江生物多样性持续衰退,江豚这一我国内陆水域现存的唯一水生哺乳动物更成为濒危物种的缩影。2012年科学考察数据显示,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已锐减至1045头,这一触目惊心的数据成为创作团队选择江豚作为叙事核心的关键原因。

现实走访,激发情景设定为了更好地讲述江豚的故事,《江豚·风时舞》把故事发生的场景设定在目前长江江豚最大的聚居地、约有500头江豚生活的鄱阳湖,并组织主创人员多次前往采风。采风过程中,制作团队还曾经三次寻找鄱阳湖流域的野生江豚,但都无功而返,这也让制作团队感受到江豚保护的紧迫性。在湖北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的安排下,制作团队在武汉白暨豚馆见到了人工饲养的江豚,拍摄了珍贵的参考素材。与人交谈,明确核心灵感除了对景点的采风,制作团队还拜访了当地江豚巡护队的一线保护成员、九江部分学校师生、白暨豚馆的江豚保护科研人员等。电影的核心灵感“江豚拜风”,就来自于与护鱼人的交谈。“江豚拜风”是民间说法,传说风浪来临的时候,江豚会迎着风浪跃出水面,人们以此来判断江面即将来临的风暴,从而避开灾害。这个传说非常好地演绎了人与自然万物的相互依存,而且也具有进一步展开想象的空间。比如江豚跃出水面,制作团队可以艺术化地将其想象成江豚在江面起舞。

《江豚·风时舞》的剧本历经一年多的精心打磨与创作,主创团队通过反复磋商,为三位核心人物注入了深刻的象征意义。女主角江泠作为江豚的化身,承载着对长江生态系统的深情眷恋,其挣扎与无奈映射出濒危物种在生存困境中的悲怆命运。男主角林笙则象征着人类文明,他身上的黑龙诅咒暗喻自然对生态破坏的警示,揭示了人类活动与长江生态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而作为关键角色的黑龙,被塑造成正邪之间的矛盾体,其力量既代表自然法则的不可违逆,也暗示着生态失衡引发的宿命论色彩,最终指向白暨豚般彻底灭绝的生态隐喻。

在概念设计环节,团队不仅还原了唯美国风的剧本创作,美术部门的构思工作也同步展开。美术团队对采风所得的自然景观进行了艺术化提炼,绘制出概念图,并将剧本中的核心场景——如充满奇幻色彩的水下王国、黑龙引领江豚迁徙至云梦泽的壮丽画面以及风时舞表演的舞台设计——以精湛技艺呈现,为后续三维建模与镜头规划提供了高水准的视觉依据。影片中女主角江泠的日常服饰采用宋代风格,这一设计源于取景地湖口县的历史背景——该地在南宋时期设立湖口戍,因此将故事时间设定为南宋,江泠作为江豚族群的领袖化身江豚仙子,其服饰自然融入宋代元素。影片《江豚·风时舞》现已在全国范围内正式上映。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