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动作表演“专业化” 谁会成为下一个功夫巨星?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623更新:2025-09-14 23:13:52

依托中国传统武术的功夫表演曾是中国电影在国际影坛大放异彩的标志。然而随着专业动作表演人才的断层,动作电影行业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技术瓶颈与人才危机。成龙曾在电影《龙马精神》的宣传活动中哽咽表示"市场已不再需要动作演员",而吴京在今年初的采访中坦言"动作表演人才日益匮乏",这两位功夫影星的表态折射出行业深层困境。

2024年,中央戏剧学院表演专业在传承传统武术技艺的基础上,创新开设了融合动作设计与表演艺术的"动作表演"新方向。该专业特别聘请著名动作指导吴京担任教学顾问,着力培养兼具实战能力与表演素养的复合型演艺人才。同期,《今日影评》栏目特别邀请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主任王鑫,就这一新兴专业方向展开深度探讨,分析其对影视行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意义。

2023年,中央戏剧学院首次开设动作表演本科专业方向,计划招收25名学生。尽管招生名额有限,但报考热度持续攀升,众多考生在动作设计、武术技巧等领域展现出卓越的天赋与技艺,同时也存在部分学生缺乏系统的武术训练或误将该专业与常规表演方向混淆的情况。对此,王鑫主任表示,此前许多学生对戏剧学院的最初认知主要集中在戏剧影视表演专业上,随着表演系今年新增四个细分专业方向,动作表演作为其中之一,导致不少考生在报考传统表演专业时同时选择该方向,以增加录取机会。

在近期考试中观察到,具备扎实武术基础的学生群体仍显不足,相较之下,更多考生的艺术特长源自舞蹈、体育等领域。交流过程中,记者发现考生对动作影片的内涵认知较为表面,例如提及喜爱的动作明星时,更多关注其外形魅力,而未能深入探讨动作电影所承载的美学价值。谈及李小龙、成龙、吴京等男性动作巨星,以及杨紫琼、章子怡、惠英红等女性代表时,考生普遍以"帅气""酷炫"等外在特质为评价标准,反映出对动作类型片深层次艺术特征的了解仍待加强。

正因如此,设立这一学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旨在通过系统化的教学让学习者更全面地理解中国功夫的文化内涵与动作电影的艺术表现。在招生过程中,院校不仅关注学生的外在形象,更注重其内在精神风貌,通过观察其动作技巧的展现程度,来评估学生所具备的力量感与阳刚之气。

在动作电影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需突破传统模式。除具备吃苦耐劳的特质外,对文化素养与专业能力的要求日益提升。王鑫在节目中指出,相较于市场上的培训机构和训练营,学院通过科学系统的教学体系,着力培养兼具实战技巧与理论深度的复合型人才。其培养目标不仅局限于动作执行层面,更强调对动作逻辑、兵器历史及场景意图的深度理解,同时要求学员主动适应科技发展,积极融合人工智能技术等新兴元素。

动作表演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涵盖三大模块:首先为身体素质与技能训练,包含马术、格斗技巧以及传统武术的套路与器械教学;其次为影视戏剧专业传统课程与大学阶段的综合素质培养;最后则是文化素养课程,涉及武打哲学内涵、美学价值以及武术题材电影的发展历程等内容。通过系统化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动作表演不仅关乎外在表现力的展现,更注重内在文化内涵的挖掘,从而领悟其承载的中国精神与文化传承。

近年来,随着行业人才供给不足,以动作表演为特色的作品逐渐呈现式微现象。以武侠片《目中无人2》为例,该片选择通过网络院线平台播出;而另一部影片《陌路狂刀》在传统院线的首日票房更是仅有16.7万元。在这样的市场发展趋势下,动作表演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是否面临严峻挑战?

王鑫指出,当前动作影片的产业生态面临诸多挑战,我们必须正视这一现实。然而,他对未来仍怀有期待。动作表演专业的设立为学生开辟了更广阔的发展路径,无论是招生热度还是课程体系,都反映出学生对这个领域的浓厚兴趣。此外,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教育只是動作影片产业链的重要环节。若投资环境与创作链的关注度持续低迷,毕业生们的就业前景依然堪忧。因此,他呼吁业界应加大对功夫影片创作的投入力度,多方协作推动中国功夫电影的传承与创新。

中戏动作表演专业的设立,象征着我国艺术教育体系持续创新与升级。随着时代的发展,该专业有望培育出大批高水平的动作表演人才,为中国动作电影的创作注入新活力,推动中华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传播与影响力提升,让我们携手期待这一领域的蓬勃发展。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