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妻深夜出手上演夺权大战!33亿“天价离婚”后再起波澜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104更新:2025-09-14 21:53:15

3月8日晚11时许,一则关于上市公司股权拍卖的公告意外引发资本市场强烈波动。令人意外的是,以2.82亿元竞拍获得金科股份1.62亿股股票的买家,竟是该企业实际控制人黄红云的前妻陶虹遐。

图片

此次深夜动作背后,暗藏玄机。早在2021年7月8日,陶虹遐便提出解除与黄红云的一致行动关系。根据金科股份向深交所的披露,成功拍下1.62亿股的竞拍者将晋升为金科第四大股东,持股比例达3.0412%。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因离婚引发的股权分割已使陶虹遐及其实际控制的虹淘文化持有2.31亿股,占金科股份总股本的4.34%。若此次竞拍成功,其持股比例将突破7.3857%,跃居金科第二大股东。而当前黄红云在金科的直接持股比例仅8.7791%,这场昔日夫妻的股权博弈或将正式拉开序幕。

图片

在这一关键时刻,融创集团董事长孙宏斌选择通过旗下子公司天津聚金进行注资,成功完成40亿元投入,占计划融资总额的88.8888%(8的无限循环)。这个充满象征意义的数字,究竟是幸运的偶然,还是精心设计的"吉利玄学"?

图片

▲注:图左为黄红云,图右为孙宏斌。融创集团通过资本运作获得金科股份16.96%的股权,成为其第二大股东。此时黄红云的持股比例为26.24%。作为以并购著称的地产界"野蛮人",孙宏斌显然不会错过借此吞并金科、拓展西南市场乃至重返A股的战略机遇。黄红云早预判了这一局面,早在2016年融创入股金科次月,便修改公司章程规定董事会需包含不少于五分之一的职工代表,通过赋予员工话语权来稳固董事会控制权,这是其维护实控地位的首步布局。

定增入股后,融创持续在二级市场增持金科股份,至2017年4月已耗资60亿元持股比例达25%,逼近黄红云的第一大股东地位。恰在此时,金科股份突然公告黄红云与陶虹遐离婚消息。但令人意外的是,昔日妻子陶虹遐仍选择支持黄红云。2018年1月,黄红云通过增持及与前妻陶虹遐等股东形成一致行动人,使家族持股比例攀升至26.71%,而融创此时已增持至26.34%,双方陷入胶着。

2018年10月5日,孙宏斌通过三家公司实现对金科27.67%的持股,以0.0002%的微弱优势成为第一大股东。然而,由于前期对董事会的巧妙安排,黄红云仍掌握实际控制权。失去表面控股地位的黄红云随后展开经典反击,紧急与持股2.31%的女儿黄斯诗达成一致行动人协议,使家族股份迅速增至29.99%。这个数据设计颇具深意,30%将触发要约收购红线,而29.99%则能规避这一风险。

为彻底巩固胜果,黄红云采取最后一招:启动股份回购计划。2018年11月18日,金科股份正式公告董事会通过回购议案,导致黄家持股比例被动升至30.03%。这一数字使得孙宏斌难以再行收购,因超过30%将面临巨大资金压力,对融创而言已无战略必要。至2020年,随着融创以47亿元转让11%股权给红星集团,这场持续四年的股权博弈最终以黄红云的全面掌控告终。

值得注意的是,陶虹遐并非黄红云的首任妻子。据知情人士透露,1997年黄红云离婚后与年仅二十多岁的陶虹遐结缘,同年重庆成为直辖市。彼时正值中央停止福利分房政策出台,而从18岁开始在建筑工地工作的黄红云,凭借多年积累的行业经验,深刻理解该政策的市场影响。他联合三位合伙人从涪陵迁至重庆,在江北区的出租屋内创立金科,开启房地产事业。

1999年,黄红云与合伙人共同开发的重庆首批高端住宅项目"金科花园"取得突破性成功,开盘当日即斩获14682㎡的销售记录,创下新千年首个重庆地产销售冠军,使金科迅速在行业中崭露头角。

图片

2003年,黄红云打造了重庆首个花园洋房项目——天籁城,由此确立了金科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并获得“花园洋房之父”的称号。彼时在重庆本土流行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到南山赏夜景,到解放碑看美女,到金科买好房子。”2007年,金科开启全国扩张战略;2009年,公司成功挺过金融危机,并以百亿销售额跻身全国房企前十。2011年,金科通过借壳ST东源实现深交所A股上市。然而,随着黄红云与陶虹遐婚姻关系的变化,其公司发展轨迹与个人生活出现微妙关联。据知情人士透露,黄红云与前妻所生的女儿黄斯诗持有金科股份,而其与陶虹遐所生之子却未在股权结构中体现,反而黄红云的弟弟及其配偶均有股份登记。这一现象与外界流传的“黄红云对家庭漠不关心,将企业利润独占”的猜测形成呼应。有消息称,金科上市前由黄红云与陶虹遐共同成立的投资公司,黄红云曾试图拒绝给予陶虹遐股份,最终出于合规考虑才将其持股比例设定为49%。2017年双方签署离婚协议时,黄红云以子女抚养为条件,促成了陶虹遐签署《一致行动协议》。尽管这些细节仍存争议,但2021年7月陶虹遐发布的《致金科全体员工的公开信》无疑揭示了这对夫妇关系的复杂性,与其公开呈现的“和谐”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图片

在一封公开信中,陶虹遐率先揭露了黄红云在处理金科金控股权分割上的拖延行为。据透露,两人于2017年离婚,直到2021年6月28日——即该公开信发布数日前——才最终完成股权分拆过户。而触发这一事件的直接原因,是黄红云单方面解除了陶虹遐兄弟陶国林与陶建的所有职务。陶虹遐指出,离婚后对方拒绝分割财产,分拆完成后立即清除其亲属势力,这一系列举措被她认为缺乏基本的道德底线。更引人关注的是,陶虹遐明确指控黄红云的行为已涉嫌违法。昔日亲密夫妻为何反目成仇?事实上,在2021年5月20日,陶虹遐已因黄红云长期拖延而采取法律行动,向法院提起诉讼。当日,黄红云被重庆高级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最终,双方达成协议,黄红云同意将价值3.7亿股的金科股份质押给陶虹遐的母亲蒲心淑,并通过设立由陶虹遐全资控股的重庆虹淘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完成金科控股对上述股份的转让。按照当时的市值计算,这3.7亿股份价值约22.86亿元,且因黄红云的拖延,还需支付10亿元的违约金。或许仍存一丝情面,黄红云自愿承担了466万元的案件受理费。有观点认为,这是黄红云“情可弃,权不可失”的体现。无论如何,这场离婚纠纷最终演变为价值近33亿元的A股实控人“天价”离婚案。

图片

2014年10月27日晚,徐翔作为幕后操盘手主持了一场涉及国内公募基金行业顶尖人士的聚餐。受邀嘉宾包括中欧基金曹剑飞、农银汇理徐莉、富国基金戴益强、兴业全球陈扬帆、汇添富王栩、华泰资产姜光明、银河基金王培以及上投摩根张秀齐等知名基金经理。媒体在报道时采用了较为温和的措辞,称其为"业界精英共聚探讨市场前景"。但值得注意的是,该次聚会后不久,股市便迎来新一轮上涨浪潮,金科集团股价从10元附近攀升至2015年4月17日的34.7元峰值,实现超过200%的涨幅。

图片

据检察机关指控,2010年至2015年间,徐翔等人与13家上市公司董事长或实控人合谋,通过操控上市公司发布"高送转"方案、引入热点题材等利好信息,借助基金产品及关联证券账户在二级市场连续买卖涉案股票,刻意推高股价。随后以大宗交易方式承接这些公司股东减持的股票,而股东则按约定比例与徐翔等人分享减持收益。此外,双方在共同认购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后,亦采用相似手法拉升股价并择机抛售。在涉案的13家公司中,黄红云掌控的金科股份尤为突出。自2014年12月起,黄氏家族便启动大规模减持计划,其弟媳率先解除一致行动人身份,套现约17亿元;2015年第一季度,其女儿与侄子进一步减持,套现逾1亿元。彼时,在徐翔的助力下,黄红云高调宣布金科"新地产+新能源"双主业战略,斥资20亿元设立金科新能源公司,涉及风电、光电等业务,并承诺未来三年新能源领域投资达500亿元,能源板块五年规划投资500亿元,同时推进地产"千亿"蓝图。随着该战略公布,金科股份股价自10元攀升至30余元。2015年5月6日至12日,黄红云与陶虹遐在7个交易日内联手套现超28亿元。最终黄氏家族在股灾前累计套现约45亿元,其中新京报披露徐翔的分成标准为"五五分"或"四六分",而网络流传黄氏家族最终获利在23亿至27亿区间。随着案件曝光,黄红云辞去金科董事长一职,试图隔离诉讼风险并保全资产,该事件导致其被撤销全国政协委员资格且面临牢狱之灾。据知情人士透露,因关联徐翔案,黄红云被处以10亿元罚款。另有消息显示,参与减持的黄氏家族成员无人出手相助,最终由陶虹遐自掏2.86亿元资金缴纳罚款并保释黄红云。此后,黄红云又面临融创集团孙宏斌的股权争夺,在多重利益纷争中,金科集团经营已陷入严重困境。截至2023年1月末,金科已到期未偿还债务本金合计约119.1亿元,占公司净资产的30.6%;截至2023年2月8日,公司及子公司涉诉金额累计约45.21亿元。为避免重蹈"恒大"覆辙,金科已累计完成285.77亿元债务展期,同时获得国家及地方政府超20亿元专项借款支持,短期流动性压力有所缓解。然而,前妻陶虹遐再次"现身",此次黄红云是否还能守护其口中"如生命般的金科",尚属未知。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