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诗词大会》人生自有诗意,“山河”别有深情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302更新:2025-09-14 14:57:39

群山巍然屹立,恰似大地的脊梁;江河奔涌不息,恰似民族的血脉。山河相依,勾勒出祖国壮丽的版图。杜甫笔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气概,唯有豪情可凌越峰顶;李白诗中“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的深情咏叹,唯有真情可超越江河的悠长;辛弃疾词里“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的磅礴视野,让中华大地每一寸山河都浸润着文人墨客的诗意情怀。

“大漠孤烟独峙,长河落日浑圆”,描绘着壮阔的自然景观;“黄河奔涌入海,万里江山尽收胸中”,彰显着深厚的人文情怀;“红雨随心化浪潮,青山有意搭长桥”,寓意着奋进的力量;“处处莺啼燕舞,流水潺潺伴峻岭凌云”,展现新时代的蓬勃生机。《2024中国诗词大会》第七期以诗词为载体,纵览华夏大地的多彩风貌,勾勒出一幅气势恢宏的山河图景。

昆仑山作为绵延2500公里的西部高原脊梁,自帕米尔高原蜿蜒而起,构筑了中国地理格局的核心框架,被尊称为中华山岳的"起源之巅"。在中华文明的深层记忆中,这座圣山超越了地理范畴,承载着多重文化意象:既是神话体系中与东海蓬莱并列的仙山,更是黄河之源的地理坐标;从《楚辞》"登昆仑兮食玉英"的诗意描绘,到毛泽东"横空出世,莽昆仑"的壮阔诗篇,它始终象征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精神品格,凝结着先民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理想的追求。

湖泊与大江大河共同构成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作为"五湖"之一的洞庭湖,自古便享有"八百里洞庭""天下粮仓"的美称。蒙曼老师在节目中指出,洞庭湖在古诗词中的身影频现,如李白笔下"将船买酒白云边"的意境,张孝祥描写"玉鉴琼田三万顷"的壮阔,杜甫感叹"吴楚东南坼"的地理奇观,刘禹锡眼中的"白银盘里一青螺"则描绘其秀美。历经千年,洞庭湖凭借四季变换的壮丽风光、丰富的神话传说,以及承载深厚人文记忆的岳阳楼,一直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与游人的目光。

中国古典文学中,无数先贤从“水”的静谧深邃、奔腾激荡、温柔细腻与刚毅坚韧中汲取智慧,将这些特质转化为修身养性、治国安邦的深刻哲思。康震老师在节目中指出:中华文明赋予山水以人格化意象,将地理形态与道德品质相勾连。在诗史与文脉中,山水相生相济。峻岭赋予江河势能,方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磅礴气势;江河亦雕琢山川形态,使其曲折多姿,“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由此生发。本期以“山河”为题,旨在阐释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与精神图腾。

千年人文底蕴与壮丽山河,共同铸就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巴蜀大地上的雄山奇水,孕育了无数文人墨客的灵感。唐代诗坛的"双子星"李白出生于蜀地,杜甫则在蜀中草堂留下了大量传世诗篇。李白以"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描绘出成都如仙境般浮现,城内千门万户宛如画卷展开;杜甫则借"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通过"锦江春色"与"玉垒浮云"的意象,抒发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长安城的兴盛与《全唐诗》的流传密不可分。本期"情景共答"环节通过诗词题目的形式,将长安城最具代表性的街道风貌搬上舞台,带领观众穿越回盛唐时代。康震老师在节目中指出,长安不仅是"集大成之城",汇聚了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精髓;更是一座"理想之城",其北部中央的太极宫布局遵循天象星辰的方位,形成宫城、皇城与郭城众坊里的完整体系;同时作为"典范之城",对东亚乃至东南亚同期都城建设产生深远影响;更被尊为"天下之城",堪称当时规模最大、建筑最宏伟、规划最为规范精美的都市,也是世界历史上首个人口突破百万的城市。

长庆元年,年届五十的白居易终于在长安购置了居所。他在诗中描绘新居环境:“地偏坊远巷仍斜,最近东头是白家。宿雨长齐邻舍柳,晴光照出夹城花。”作为大唐王朝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长安不仅是文人墨客施展抱负的舞台,更寄托着全民对“长治久安”的深切期盼。

传承文化基因,书写航天事业的新时代篇章。中国在航天领域屡创佳绩,诸多重大工程的命名皆蕴含深远文化意涵:首颗太阳探测卫星命名为“羲和”,取自“效法羲和驭天马,志在长空牧群星”的典故,象征人类对太阳探索的起点与延伸;“嫦娥工程”与“玉兔号”探测器源于“嫦娥奔月”的古老神话,承载着中华先民对月球的浪漫想象;中国首辆火星车则以上古火神“祝融”为名,寓意点燃探索星际的火种,激励航天人不断突破自我、追寻星辰。这些具有文化厚度的命名,将人间诗意升华为宇宙语言,既彰显了国家科技实力,也印证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

人生本就蕴含着诗意的光芒,而山河则自有其深沉的脉动。正是那雄伟壮丽的山川河流,滋养了璀璨夺目的文明之光;唯有那万千姿彩的江山画卷,方能铸就民族不屈的精神脊梁。让我们以锦绣华章为载体,纵情礼赞这片广袤辽阔的锦绣河山!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