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无言父爱电影《印痕》定档6月16日,勾勒父子双向救赎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684更新:2025-09-14 14:16:58

由第六届陕西青年文学奖得主杨智国担任编剧兼制片人,并由榆林黄土文源电影制片有限公司出品的影片《印痕》正式定档于6月16日父亲节。该片由知名导演冯嘉龙执导,田占林、张振荣、刘佳辉、唐彩霞、汪洋等演员联袂主演,同时获得中共榆林市委宣传部、清涧县委、清涧县政府、清涧县委宣传部、清涧县乡村振兴局及共青团清涧县委等多家单位的联合摄制支持,成为2024年全国院线首部以父亲节为宣发节点、献给天下父亲的原创电影。

电影《印痕》以乡村振兴为时代背景,聚焦残疾励志青年折民民的成长历程。在父亲无声陪伴和驻村书记倾力帮扶下,这位少年历经命运重创,最终以坚韧意志重拾生活希望。影片特别以"父亲节"为叙事契机,通过动人的情感刻画引发观众共鸣。

该片曾入围第三届香港紫荆花国际电影节,受邀参加第十二届温哥华华语电影节,并入选2022年度榆林市重大文化精品项目。故事始于六岁男孩折民民被车祸夺去双腿,陷入人生低谷。父亲在默默守护中承受着巨大压力,而母亲因过度悲痛在送医途中坠崖身亡,使得这个家庭遭遇双重打击。

影片深刻揭示了特殊家庭面临的困境:折民民成长过程中经历迷茫、痛苦与绝望,父亲为照顾儿子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在情感爆发的场景中,折民民渴望走出家门看世界,父亲则以"点不燃的火柴"作隐喻,通过无声的较量展现内心的挣扎,揭示传统父子关系中的沟通障碍与情感痛点。

在折民民通过串珠工艺重获生活动力时,父亲却因长期操劳罹患绝症。为守护儿子建立的精神世界,患病的父亲选择隐瞒病情,用最后的生命时光为儿子铺就未来之路。这对命运交织的父子,一个身残志坚,一个病危如山,共同谱写出充满遗憾却饱含温情的生命赞歌。

影片以现实主义为创作基调,通过细腻的叙事展现陕北普通家庭的生活图景。在开启社会对话的同时,影片也着力呈现中国乡村振兴的宏大叙事。折民民的原型是全国残疾人脱贫典型,他通过发展串珠产业实现自我救赎与家庭脱贫,其事迹曾在全国西北五省巡回宣讲。

电影画面展现陕北壮美的自然风貌与独特民情,将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转化为艺术表达。通过折民民与父亲的相互救赎,影片传递出对父母恩情的珍视与生命价值的思考。在父亲节这一特殊时刻,电影以温暖治愈的基调,呼吁社会关注残疾群体的生存状态,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影片通过折民民的励志故事,展现了个体生命与时代发展的紧密联系。当残疾少年与患癌父亲共同面对命运的考验,他们的故事成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动人注脚,诠释着"尽情哭、用力爱,都好好活着"的生命哲学。这一具有现实意义的创作,让观众在感动之余反思亲情关系,感悟生命的坚韧与美好。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