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方金:频繁上综艺的不叫演员,只是艺人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514更新:2025-09-14 10:23:36

谭飞向宋方金老师致以问候,宋方金回应道:“谭老师好。”谭飞提及,不少观众认为邓超因频繁参与综艺节目,导致其角色塑造的评价受到影响,甚至有人对邓超能否演绎正经角色产生先入为主的偏见。对此您如何评价?宋方金直言:“我认为综艺对演员的伤害是深远且持续的。”谭飞表示认同,宋方金进一步解释:“确实如此,纵观全球演员群体,演员与艺人本质不同。演员参与综艺通常是在电影宣传期,作为宣传推广的一种形式,本质上属于电影内容的延伸。例如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偶尔现身综艺,但其目的始终是为了电影宣传,随后便退出公众视野。这种模式会培养观众对演员的期待,当演员两三年未现身综艺时,观众会产生迫切的观看欲望,从而增强去电影院支持其新作的动力。”

谭飞指出,演员若频繁参与综艺节目,其表情包和神态往往被过度消费,导致观众对创作者的潜力产生固化认知,进而对其在影视作品中的表现失去期待。宋方金则强调,演员与艺人存在本质区别——演员在宣传期应避免综艺曝光,而艺人如蔡康永等人则以综艺作为主要舞台。他提到,当艺人转向电影领域时,其表现形式会随之改变,因此过度依赖综艺可能导致演员身份的流失。谭飞以邓超为例,说明其早年凭借《幸福像花儿一样》和《烈日灼心》等作品获得影帝认可,但综艺参与后观众对其演员身份的认知发生转变。他认为,演员频繁涉足综艺会削弱电影观众的期待感,影响其观影欲望。

宋方金指出,近年来部分演员减少综艺露面,但这一现象背后需关注其个人特质差异。以沈腾为例,作为喜剧演员,其综艺表现反而能获得观众的包容。谭飞补充道,这与沈腾本身具备的喜剧基因密不可分,他的情商和即兴表达能力达到极致,能够自然驾驭综艺中的笑点互动。

宋方金进一步解释,喜剧演员在公众视野中拥有一定的表演豁免权。沈腾的影视作品和综艺表现都建立在假定性基础之上,这种双重性的表演特质使观众能清晰区分其艺术形象与真实状态。谭飞则强调,这种假定性需要与演员本身的个性特质相匹配,单纯依赖演技的演员若频繁出现在综艺节目中,反而可能造成形象的内耗。

在谈及具体案例时,宋方金列举了邓超、黄渤、黄磊、孙红雷等演技派演员,认为他们若长期参与综艺,可能难以维持专业演员的定位。谭飞对此表示认同,并感谢宋方金的分析。他认为,不同类型演员在综艺领域的适应性存在本质差异,这需要观众以更理性的视角进行区分。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