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大厂总监:裸辞后,我快乐多了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556更新:2025-09-14 06:22:20

36岁那年,吴主任做出了人生的重要转折——辞去互联网大厂总监的职位。在这之前,他已在行业深耕12年,常常需要直接向CEO汇报工作。一年后,一位素不相识的网友质疑他:"你读了那么多书有啥用,不还是个卖书的?" "卖书的"这个看似平凡的标签,在旁观者眼中却暗含着对成功的质疑,与曾经光鲜亮丽的职场履历形成鲜明对比。2021年11月,当吴主任在抖音发布第一条短视频时,他开始尝试推荐那些鲜有人关注的人文社科佳作。选择一个难以快速吸粉和盈利的书籍品类,承担着比以往更繁重的工作量,却让他逐渐找回了理想中的生活状态。那些零散的表达碎片,成为了深入阅读与思考的切入点。每当午夜十二点,吴主任的直播间便会迎来一批特殊的观众,他们因一本书而驻足,与作者展开跨越时空的思想对话。

读那么多书到底有什么用?吴主任或许最清楚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这问题曾深刻影响了他的命运。答案要从他儿时的经历说起。生长于福建莆田乡村的他,童年时期的阅读环境十分特殊——在那个地方,书籍的选择标准并不明确,除了名著之外,流行作品才是主流。而他自小便展现出对书籍的浓厚兴趣,高中时期,老师向他推荐了《新概念作文》系列,这让他得以接触并阅读当时广受欢迎的文学作品。

大学的图书馆对吴主任而言,是另一个充满惊喜的世界。当他的脚步踏入那座知识殿堂,眼前琳琅满目的藏书令他震撼不已。作为从乡村走出的学子,他此前从未意识到,在世人皆知的四大名著与金庸作品之外,世间竟有如此浩瀚的书籍体系。他沉浸于王小波与林达的文字中,研读弗洛伊德、荣格和马斯洛的著作,积极探索哲学思想与艺术哲学,逐步踏入心理学与社会学的领域。每本书都像一扇新窗,他贪婪地阅读,哪怕只是浅尝辄止,也乐此不疲。手中书单每周更新,前往图书馆的频率甚至超过了课堂。宿舍生活中,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共存:室友沉迷于《大话西游》的虚拟世界,键盘与鼠标的声响此起彼伏,而吴主任则始终保持着距离。他通过书籍理解世界的运作方式,洞察社会规律,思考人生的意义;沿着网络的脉络,他遇见了志同道合的知己。这些书籍与朋友,陪伴他度过了无数个难忘的时光。

吴主任曾因专业调剂进入地理信息系统领域,毕业后才意识到这一专业几乎难以找到对口工作。每次面试时,企业HR的第一句话都是询问该专业的具体职能,而他自己也难以清晰解释。于是,在刚毕业的第一年,他因频繁面试产生心理压力,选择躲避现实,沉迷于网络与书籍。恰逢此时,一位在房地产公司任职的网友推荐他尝试文案工作。

家人则安排他进入保险公司从事推销,随后又经历网店经营与地摊摆卖的阶段。为了谋取一份文案工作,他不得不从东南厦门辗转至西北榆林,实际工作却只是派发传单。在毕业后的四年间,他几乎没有从事超过半年的稳定工作,据吴主任描述,那段时期的生活可谓支离破碎,尝试过各种职业路径。

尽管工作不尽如人意,但时间却异常充裕。在没有其他事务的日子里,阅读成为他最主要的活动。一两天便能读完一本书,接着又投入下一本,与刷剧的节奏相仿。虽然生活如迷雾般混沌难辨,但捧起书本时,仍能感受到点滴进步。

吴主任坦言,2009年在榆林的那份闲职虽然薪酬微薄,却对他产生了深远影响。稳定的收入让他获得心理安全感,而这份工作背后,是他得以在空闲时间系统阅读大量书籍的关键契机。这些看似零散的经历,最终在无形中串联成支持他日后从事编辑工作的坚实基础。

2010年,再次失业的吴主任决定前往北京。迎接他的是一群在网络上因文学、时政话题而结识的知己。这些朋友多数已在首都扎根,因此他选择追随他们的脚步。网友雎鸠亲自驾车,带着两位在校大学生——李诞与吴辰,前往首都机场接机。在文学青年的聚会中,他们共同参与阿城的线下讲座,在宿舍里追剧讨论时事,构建起独特的社交图景。

从网友到至交,左起罗永浩、吴主任、二总。彼时“文青”尚未成为贬义词,北京每月都有无数与吴主任相似的文艺青年自各地汇聚。他们或因网络或因文字结缘,又在交流中激发了各自不同的人生可能。在吴主任离京前的饯行宴上,座中有急需人才的门户大厂主编。践行饭后,他选择留在北京,投身互联网平台的内容编辑工作。熟悉互联网是入门门槛,但更重要的是对内容的把控能力。入职初期,吴主任便察觉,过去四年的经历虽充满波折,但如今的岗位却异常契合他的能力。做专题需内容判断力,写时评要表达力,这些能力早在他读过的上千本书中悄然积淀。常有入职不久的他,其内容水平与工作三四年的老编辑不相上下。做编辑的第一年,月薪4500元,其中房租支出占去1000元。面对收入尚不明朗的现实,吴主任却堪称“工作狂”。这份工作让他得以从事热爱的事业,传播心中坚信的观念,平台也提供着基本的经济支持。如今回望,2010年这个时间节点恰逢门户时代的末班车,实属幸运。若换作当下,以他的履历几乎难以踏入这个行业。彼时他已大学毕业四年,相较于多数人更懂得珍惜这份机遇。更重要的是,内容创作本身便契合他的兴趣。即便收入不高,他也从未有过一丝怨言。他隐约意识到,只要具备内容创作的能力,便足以支撑终身。

随后的岁月里,这份工作的积累与早年结识的网友缘分,加之移动互联网蓬勃兴起的时代背景,使他以此为起点逐步拓展职业版图。从内容编辑到内容运营,再到品牌市场,十二年间完成三次职业跨越,稳步成长为互联网大厂的总监。人人向往的稳定岗位、可观收入与不算繁忙的生活节奏,却在三十岁后令他产生深思:在充满不确定性的职业生涯中,是否真正掌握了立足之本?经过十二年的深耕,他感受到自身已接近职业天花板。若选择留任,将面临安逸却单调的工作状态,或难逃被动离职的危机;若谋求晋升,可能遭遇更高压的工作强度与更大的责任担当,生活将被彻底压缩。无论何种选择,都不是他追求的人生方向。保持阅读、思考与表达,才是他最擅长的领域。在大厂的这些年,读书习惯被转移到通勤时段与睡前时光,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日坚持阅读,如同洗漱般自然。表达亦从未停歇,九年时间里,他的思考逐渐凝结为账号中的上千篇文章。

吴主任曾坦言,尽管众多读者反馈他的部分文章产生了深远影响,甚至一些如今的朋友也受益其中,但写作对他而言更像是场自我沉淀的旅程。随着文字的流淌,他逐渐意识到真正获得成长的其实是自己。这种价值不体现在出版物的数量或追随者的多少,而在于每次表达都促使他深入思考与自我探索。至于文章质量,他始终抱以平和的心态,更看重的是表达本身所承载的意义。

2021年,在就业形势严峻的寒冬里,吴主任毅然决定离职。同龄同事对此既震惊又困惑,毕竟对于承担家庭责任的中年人而言,这样的选择实属冒险。然而当他迈出这一步,新的征程已然开启——成为职业读书人,为期一年。面对质疑,他淡然回应:"最坏的结果不过失败,我愿意承担这个风险。若最终未能成功,大不了回去再工作,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没有人能保证成功,失败本就是常态。"恰逢抖音兴趣电商蓬勃兴起,美食、运动、健身、阅读等细分领域中,找到自己最擅长的方向并不困难。而读书,正是他深耕多年的专业领域,这让他倍感自信。在离职交接期间同步展开短视频创作,他将日常使用的手机作为拍摄器材,以满架藏书的书房为背景,内容灵感则源自过往撰写的文章。

吴主任最初在抖音的拍摄源于其书房中的持续创作,这一形式实则是将过去九年的思想输出进行了重新演绎。随着微博与公众号积累的粉丝涌入平台,却发现视频内容中并未直接展示书籍。前两个月的分享主要聚焦于观点传播,涵盖30岁职业危机的应对策略、从经济学视角剖析外卖骑手的社保困境,以及为初入投资领域的观众介绍彼得·林奇的投资理念。这些内容均源于他多年读书所积淀的思考,通过提炼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认知。

建号两个月后,吴主任的抖音账号便收获了约两万粉丝。面对粉丝高涨的求知热情,他始终保持着独特的推荐逻辑。过往珍藏的书籍与当前阅读的著作都成为内容素材,覆盖经济学、心理学及人文社科等领域的国内外经典著作。这些书籍大多不常见,也少有出现在畅销榜单中。吴主任选书标准始终基于个人审美与判断,而非盲目追随市场趋势。对于拥有二十年阅读经验、通读过上千本书的他而言,对优质书籍的甄别已形成独到见解。

在选书过程中,他更倾向于分享那些深入浅出的作品,而非单纯追求流量变现的畅销书。直播间中的书单永远保持纯粹,没有冗长的文案或夸张的推销。有时只需瞥见观众留言,便能自然引出对王阳明著作的独到见解,或是对苏东坡作品中作家情感表达的深度剖析。这种分享方式既保持了内容的深度,又呈现出独特的个人风格。

在抖音平台开设账号@吴主任工作后,这位学者型主播以"看似任性"的分享方式引发关注。实际上,这份工作远比互联网大厂更为繁重,需要持续付出双倍的努力。他的日常几乎被书籍占据——从清晨醒来到深夜入眠,除了必要的饮食休息,其余时间都在研读、推荐书籍。自开展直播以来,他坚持每天从19:00持续至24:30,每周四天雷打不动的播出频率,甚至让粉丝担心他的健康状况,有人留言提醒:"那样的眼袋,恐怕已经看不见太阳了,书房里需要多注意身体"。然而吴主任却坦言:"虽然尚未实现真正的财务自由,但已无限接近理想生活。这种满足感或许源于看到好书被更多人理解的喜悦。"2022年1月,《枪炮,病菌与钢铁》迎来再版。早在9年前,这本书就曾深深吸引过他,成为他眼中人文社科领域绕不开的经典。作为首批推广者,他并未急于用简短时间概括全书内容,而是专注讲述其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里程碑意义。他认为深入解析该书至少需要45分钟,却未料到以"又来了"为开场白的视频,意外触达数百万观众。原本只在清华大学经管院学术圈流传的社科著作,一本诞生于上世纪末的非虚构作品,经过几个月的持续推广,在吴主任直播间创下上万销量的纪录,印证了小众社科书通过新媒体也能获得广泛关注的可能。

吴主任与《枪炮、病菌与钢铁》的出版困惑引发了广泛讨论。出版社编辑同样感到困惑,所有人都难以理解为何一本高门槛书籍竟能掀起热销浪潮。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读者评价普遍积极。在流量的推动下,这类作品终获应有的关注,被真正需要的人群所接纳。

吴主任凭借推荐书籍影响出版命运并非首次。十年前,《理性乐观派》问世后,他因热爱该书而自发行动,虽自身影响力有限,却通过大量赠书给网友、同事及知名博主,最终推动其畅销。作家叶三回忆:“在熟识的书友圈中,涉及经济、历史、政治哲学等话题,人们习惯直接询问主任——他通常会分享自己的解读文章,简明扼要地建议‘读,我几乎是对的’,并附上详尽参考书目。”初期推荐对象局限于小众群体,如今则拓展至更广泛的受众。吴主任察觉,内容与流量充沛的抖音电商平台,已将他的书评传播至无数未曾了解他的人群中。早期尝试多个平台时,反馈最积极的受众集中于此。偶然进入的读者最终选择留下,有人将他推荐的书籍装进行李箱作为隔离期的精神陪伴,也有更多人读完后自发在评论区推荐。有读者表示:“我只是忽然想了解这个世界。”“未曾料到会购买此类书籍,更没想到读得停不下来。”“若未来资金充裕,我渴望用主任推荐的书籍填满整面书墙。如今面对琳琅满目的选择,我更愿闭眼购入。”吴主任与书友共同发现了彼此热爱的书籍,经其推荐,越来越多作品获得应有的关注。例如阅读门槛颇高的政治史经典《筚路维艰》单日售出超1600册;《四千周》全平台累计销量达5万册,其中他个人贡献近5000册;米塞斯的巨著《人的行为》一度售罄;《人,经济与国家》同样卖断货,甚至促使出版社加印。年终评选年度十佳图书时,他的推荐书单与主流榜单少有重合,反而让诸如《可能性的艺术》《重新理解企业家精神》《和平戛然而止》等冷门优质书籍获得广泛关注,这些作品几乎因他的推荐而重见天日。

抖音电商推出的“全民好书计划”自2021年启动以来,持续为优质图书内容与丰富商品提供传播平台。在这一过程中,吴主任作为职业荐书人,深刻体会到许多读者并非不愿阅读,而是缺乏遇见好书的机会。这种现象在粉丝群体中也有所体现——当直播间的推荐带动了图书销量,部分观众却半开玩笑地抱怨,认为某些热门礼物榜单影响了他们的购书决策。随着抖音兴趣电商向全域兴趣电商的升级,图书分类与推荐机制日益完善,使各类作品获得更精准的曝光。数据显示,自2023年1月至今,平台日均图书销量已达83万本,吴主任等知识达人成为推动这一趋势的关键力量。在信息纷繁的当下,他的直播间依旧为观众提供深度阅读的入口,让书籍重新以礼物的形式进入人们的生活。

午夜时分,吴主任的直播间依然活跃。西班牙古老的传说中,美丽公主被恶龙囚禁于深山,勇士乔治勇闯险境,斩杀恶龙救出公主;而公主赠予他的礼物,却是一本珍贵的书籍。从此,这本书成为勇气与智慧的象征,那个日子也逐渐演变为4·23世界读书日。今年读书日,抖音电商携手多家出版机构与媒体,发起“春日阅新正当时”主题推广活动,联合主持人王芳、知识博主马兰花等图书领域达人,通过百余场直播及短视频等形式,推动读者购买与阅读优质书籍。这正是吴主任最初设立直播间的意义,也是他当下最大的成就感。然而,相较于在这一天多读书,他更渴望的是让每一本书、每一天都能被认真阅读。临近凌晨,下播时间已至,但直播间内关于书籍与作者的互动提问仍不断涌现。他再次延长了十分钟,关闭直播后与搭档简要复盘,随后回家,在睡前继续翻开台灯下尚未读完的书页。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