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短剧新政落地,小程序剧在生死关头纷纷投靠大厂…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569更新:2025-09-11 18:05:29

2023年6月1日,国家针对微短剧行业出台的新政策正式实施。根据"分类分层审核制度"的规范要求,现阶段所有微短剧作品均需完成内容审核并获得备案编号,方能合法进行网络传播。近期,业内普遍关注各大视频平台是否已在首页首屏位置对微短剧标注备案信息,这一操作规范正引发行业内的广泛关注与研究讨论。与此同时,围绕"投流-付费"这种推广模式的争议持续升温,而内容尺度频繁触及监管红线的小程序剧在政策调整后的生存空间,也成为业界亟需探讨的重要议题。

若想探讨微短剧的生存现状,首先需了解一个基本概念。当前微短剧热度榜单呈现多元化格局,云合数据以有效播放量为基准统计长视频平台热度,DataEye则通过投流关联素材与爆款内容分析形成热力榜单,而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亦构建了独立的热度评估体系。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榜单虽同属微短剧热度范畴,却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如同微短剧领域存在多个相互隔绝的折叠空间。究其原因,核心在于各榜单所统计的微短剧均基于不同平台分发渠道和商业模式。例如DataEye榜单仅涵盖采用"投流-付费"模式的微短剧,此类模式才能产生投流关联素材与爆款素材的统计基础。

在长视频平台中,采用定制化与分账模式的微短剧难以进入榜单,主要原因是这类内容通常不涉及投流推广。相较之下,通过账号发布至抖音、快手平台的小程序剧,由于其播放量与互动数据的综合表现突出,更有可能登上平台的短剧热榜。

然而,现实情况显示,相较于抖音、快手平台扶持的独家账号剧,小程序剧在单一平台的榜单表现往往难以脱颖而出。尤其是在热门游戏领域,小程序剧、抖音与快手扶持的微短剧,以及长视频平台推出的微短剧,已形成各自为政的市场格局。从观看体验来看,长视频平台的微短剧受平台调性影响,普遍采用横屏拍摄方式,更接近传统短网剧形态,与小程序剧存在显著差异。尽管抖音、快手扶持的热门微短剧与小程序剧在创作手法上均以竖屏拍摄、话题争议、故事直白和人物极端为特征,但因商业模式分野,两者在创作门槛与内容发展方向上产生明显差异。小程序剧依托“流量投放与付费推广”模式,入局无需考虑账号粉丝量门槛,只要能制作出具备用户黏性且具备盈利潜力的内容,在符合监管要求的前提下,任何创作者均可通过定向投流实现受众覆盖。

抖音与快手平台支持的微短剧主要采用"分账分成 品牌定制 多元化商业变现"的运营模式,创作者需通过平台审核机制提交短剧提案。要获得平台扶持,通常需要具备两种条件:一是拥有稳定粉丝基础的账号,二是具备传统影视制作背景。对于缺乏这些基础的创作者而言,即便提案通过,也难以获得实质性的资源倾斜。值得注意的是,此类短剧的收益模式与依赖"流量投放 付费模式"的小程序剧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直接体现在内容创作层面。通过对比不同热度榜单的最新剧集可以看出,抖音、快手扶持的热门短剧多由达人账号制作,即所谓的"账号剧",且普遍存在品牌定制元素,形成"广告剧"特性。由于无需依赖用户单集付费维持成本回收,因此普遍采用短篇幅创作策略,20集以内的作品占比达到主流水平。这种短小精悍的体量特征与稳定的商业模式,为平台扶持的短剧创作提供了精品化发展的可能性。

当前,小程序剧仍依赖关联方开发及承制方制作,主要通过投流推广和内容尺度吸引用户,并依靠付费模式实现盈利。其80-100集的体量成为行业标配,恶婆婆、龙傲天、战神风等类型屡禁不止。2023年微短剧新政实施后,行业普遍认为小程序剧唯有走精品化路线才能突破瓶颈。但若依旧沿用该模式,精品化带来的成本攀升将显著增加商业风险。生产关系应与生产力相匹配,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微短剧创作领域。微短剧的精品化发展亟需与之匹配的新型商业化路径。当前,经市场筛选留存的头部小程序剧平台正积极寻求与短视频平台的协同合作,借助其流量资源和商业化体系探索生存空间。部分小程序剧的关联方本身即为MCN机构,同时运营达人账号剧,未来或将面临业务重心的调整。

与此同时,部分拥有小程序剧制作实力的头部公司正加速布局短视频领域,相继推出高质量的微短剧作品。以快手短剧热榜为例,近期有两部非账号剧凭借优质内容崭露头角,分别由鸣白文化和原上慕光两家专业机构打造。鸣白文化自2020年起深耕微短剧领域,其代表作品包括《龙娘》《少夫人作妖了》《大叔乖乖宠我》《洛泱公主》等,此次推出的《重生之我在AI世界当特工》展现其创作实力。原上慕光则以《哎呀!皇后娘娘来打工》《闪婚后傅先生马甲藏不住》《季总别虐了,苏小姐已经嫁人了》等经典作品建立口碑,其新作《你好,八零年代》同样引发关注。

相较于达人账号剧存在的剧情碎片化、角色设定套路化及制作水平有限等问题,《重生之我在AI世界当特工》与《你好,八零年代》在演员表现力和制作质量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依托短视频平台的商业化资源,小程序剧制作公司通过深入接触用户积累的实战经验,能够更精准地把握内容创作方向。相比热衷于粉丝运营和带货变现的达人账号,这类专业制作团队更有可能成为微短剧领域下一阶段的引领者。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