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龙的动作片,就好像狄更斯和贝多芬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266更新:2025-09-02 08:18:38

诚如所言,成龙的《警察故事》(1985)以商场大作战作为高潮结局,这部作品在动作片领域中的地位,犹如贝多芬《第五交响曲》之于交响乐的里程碑意义,亦如查尔斯·狄更斯《荒凉山庄》在19世纪小说中的经典地位,更似泰奥多尔·籍里柯《梅杜萨之筏》对表现派绘画的开创性影响。

《警察故事》(1985)在首映时便达到了现代电影在特技表现领域的巅峰成就——用血肉之躯演绎出令人震撼的力量感。这部作品至今仍是动作片领域的标志性里程碑,其突破性的成就堪称电影史上最耀眼的奇迹之一。影片不仅展现了成龙作为导演兼主演的个人魅力,更通过其专属团队成家班的协作,呈现了电影、生理与心理层面三位一体的极限挑战。在充满高危特技动作的场景中,成龙及其团队展现出的无畏精神,推动了电影叙事与技术的双重革新。这两部作品(包括1988年的续集)共同诠释了动作片的精髓:以矫健的身手传递平民主义精神,以突破常规的表演彰显反权威姿态。当创作者深入理解电影形式的潜力,结合顶尖特技演员的技艺与独特的美学追求时,便能创造出如此震撼人心的银幕传奇。

《警察故事》(1985)以其密集的动作戏贯穿始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长达七分半钟的混乱终局。影片中成龙从80英尺高的装饰杆滑降、被卡在电扶梯缝隙、驾驶越野摩托闯入商铺等场景,创造了一场视觉震撼的混战奇观。特别是那些由糖玻璃打造的展示柜在反复撞击中碎裂的画面,更让整部电影被戏称为「玻璃故事」。在未经剪辑的单镜头中,成龙从玻璃残片坠入售货亭的瞬间,其手掌布满摩擦与灯泡碎片造成的伤痕,两块椎骨濒临断裂。令人惊叹的是,他几乎在落地后立即起身,持续追击的劲头直至片尾。

据成龙在自传《还没长大就老了》(Never Grow Up)中所述,《警察故事》(1985)的拍摄恰逢深夜,彼时他正忙于拍摄洪金宝的另一部作品《龙的心》(1985)。这段经历印证了香港电影制作的高效与热忱,而成龙在那个时期的付出尤为令人印象深刻。尽管后来他以吃苦耐劳著称,但当时他仍只是一个经济拮据的年轻人,渴望通过自己的武术动作明星身份获得更多经济回报,而非沦为当时常见的笑料符号。1954年出生于香港的他,原名陈港生,父母在法国驻港大使馆位于太平山的居所中从事厨师与家政工作。1960年,其父亲前往澳大利亚堪培拉任职于美国大使馆,随后母亲也迁居海外,留下成龙独自在香港成长。

外界普遍认为他天性活跃、顽皮好动,因而被父母送往中国戏剧学院接受训练。这所寄宿制学校教授唱念做打等传统技艺,旨在为学生日后在北京立足社会打下基础。整整十年间,成龙每日从清晨五时苦练至深夜十一时,精进剪刀腿、翻筋斗等特技动作,同时磨砺舞台表演能力。严苛的训练环境虽常伴随纪律惩戒,却为他日后事业奠定坚实根基。更值得一提的是,他与同期学员组建了享誉江湖的「七小福」团体,其中以洪金宝为首的元龙,当年因练习腿功意外骨折,卧床期间体重明显增加。洪金宝将所学编排技巧带入香港蓬勃发展的动作电影产业,不仅成就自身辉煌,更开创了同窗学艺的新模式。

成龙作为华语影坛的传奇人物,早年在武打片领域不断探索,曾担任特技演员、演员及动作指导等多重角色。他甚至在镜头背景中出演过尸体,以扎实的肢体表现力为行业积累经验。1973年,他在《龙争虎斗》中短暂客串,片中他饰演的角色颈部被李小龙扭断的镜头成为经典。直到与独立制片人吴思远展开合作,他才逐渐确立了自己的艺术方向,开始将标志性的功夫喜剧风格与精心设计的反派角色相结合,由此打造出首部票房成功的功夫喜剧作品——1978年的《蛇形刁手》和《醉拳》。

《蛇形刁手》(1978)中,李小龙展现出压力下的优雅典范,如同乐队指挥般掌控着打斗的节奏韵律,而成龙则将自身定位为充满即兴精神的冒险者,他擅长在后退中思考策略,灵活避开攻击,甚至能将途中的日常物品转化为临时武器。这种独特的表现方式获得了观众的广泛认可,至今仍被影迷所喜爱。直至25岁左右,成龙凭借不懈努力成为明星,终于摆脱了早期在影视作品中充当背景角色的困境,确立了在香港影坛的巨星地位。七十年代末,当他在本土市场建立起稳固声望后,便效仿李小龙的国际视野,将目光投向美国市场。然而,早期尝试——包括与罗伯特·高洛斯合作的《杀手壕》(1980)以及由哈尔·尼达姆执导、伯特·雷诺兹主演的《炮弹之路》(1981)中饰演的喜剧角色——在商业与艺术层面均遭遇挫折。成龙习惯于香港拍摄时那种流畅的现场即兴创作氛围,面对美国电影工业的流程规范,他一度感到拘束。不过,他仍从这次跨洋冒险中汲取经验。尼达姆在《卖命生涯》(1978)片尾加入拍摄花絮的创意,让成龙深受启发。此后,他在《龙少爷》(1982)等影片中主动保留表演失误的镜头,常能看见他因台词或动作失误而痛苦蜷缩的场景,这种真实感强化了与观众之间亲密而有趣的互动。

这一时期,成龙逐渐摆脱传统功夫电影的叙事框架,其突破性转变与编剧邓景生长达数十年的默契协作密不可分。两人首次携手便创作了《师弟出马》(1980),随后共同探索好莱坞的创作理念。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的《夺宝奇兵》(1981)为成龙提供了重要启发,促使他创作出以十九世纪海上警察与海盗对抗为背景的《A计划》(1983)。该片标志着成龙在特技表演领域投入更大勇气,将危险元素融入动作设计的决心展现得淋漓尽致。

关于邓景生是否参与过将成龙引入美国默片喜剧领域的早期作品,目前尚无确切记载。但可以确定的是,从成龙的演艺生涯起步到逐渐建立国际影响力,两人曾多次携手合作。《A计划》中悬挂的钟面设计明显借鉴了哈罗德·劳埃德经典默片《安全至下》的视觉元素,而《A计划续集》(1987)里从屋前庭院坠落的喜剧桥段,则暗合巴斯特·基顿代表作《船长二世》的叙事风格。在动作片《威龙猛 probes》(1985)的拍摄过程中,导演詹姆斯·格里肯豪斯与编剧邓景生共同构思了将纽约与香港场景结合的创新尝试,尽管该片最终未能达到预期效果,但促使成龙与邓景生决定打造属于自己的警匪题材作品。成龙曾感叹自己被误认为是「硬汉版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因此希望通过原创角色重塑形象。两人按照常规创作模式推进项目,成龙构思场景框架,邓景生则设计一系列惊险刺激的情节。虽然《警察故事》的基本剧情框架可能受到美国警匪片的影响,但影片中展示的无拘无束、充满创意的动作设计,却鲜明体现了香港本土特色。电影以成龙标志性的山间棚户区突袭戏作为开篇,这种场景在当时密集的香港城市场景中极具代表性,最终以充满现代感的玻璃幕墙与铬合金材质商场收尾,巧妙呈现了香港既拥有摩登都市景观又保留贫民窟现实的双重面貌。

在1985年的《警察故事》中,当警察陈家驹(成龙饰)被自己的目标人物发现,随即展开激烈枪战。他与对手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追逐戏码,驾驶车辆以高速度穿越村庄,突破重重障碍。在激烈碰撞后车辆损毁,最终被遗弃在路边,而对手则换乘双层巴士继续逃亡。陈家驹凭借一把伞巧妙地攀附在巴士上,随后从陡峭山坡疾驰而下,通过抄近道成功拦截巴士。匪徒在撞击中坠出挡风玻璃,精准地落在他的脚下。这场戏无过多对话却充满喜剧张力,令人不禁联想到特克斯·艾弗里式的动画风格。陈家驹作为警察,负责保护不愿合作的关键证人莎莲娜(林青霞饰),使其能出庭指证犯罪头目朱滔(楚原饰)。同时他还要应对不甚了解情况、频繁制造阻碍的两位上司(董骠、林国雄饰),以及安抚不知情的女友阿美,完成多重任务挑战。

在《警察故事》(1985)中,阿美经历了诸多荒诞的屈辱与痛苦误会,同时多次向不体贴的恋人投掷蛋糕。这位由张曼玉饰演的角色,当时年仅22岁的她凭借国际化背景与俊美外形,成为1983年香港小姐选美亚军,并被视作一代中国女演员的代表。影片于1985年12月上映,尽管在北美市场遭遇冷遇,却在亚洲地区特别是韩国与日本引发热潮。1987年纽约电影节放映该片时,影评人文森特·坎比对作品表现漠然,认为其「首要兴趣是作为另一种文化的纪念品」。然而,无论外界评价如何,该片都创造了巨大商业成功,促使成龙迅速推出续集,奠定系列电影的基石。此后,该系列不断扩展,衍生出两部续作、两部重启版本及一部衍生作品。

上世纪80年代,成龙的票房神话已蔚然成风。他与洪金宝、元彪合作的「福星」系列三部曲,以及《龙虎盔甲》和《A计划》的续集,构成了其多元化的电影宇宙。1988年《警察故事2》面世时,正值吴宇森《英雄本色》和林岭东《龙虎风云》等「英雄流 blood 式」作品席卷市场——这些影片以紧张刺激的暴力美学获得成功。相较之下,成龙则以更具娱乐性的创意尝试向此类作品致敬,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成龙的《警察故事》系列中,《警察故事2》往往因前后两部更受瞩目而显得低调——其中《警察故事3:超级警察》(1992)由唐季礼执导,成龙与杨紫琼主演,而《警察故事2》则展现出与前作不同的叙事风格。相较于第一部带有喜剧色彩的《警察故事》以及成龙后续更戏剧化、类型化的作品如黄志强1993年的《重案组》,该片可视为两者的折中之作。主要演员阵容延续了第一部,但朱滔的得力助手曹查理获得了更多戏份,其表演风格被形容为"将拍戏视为自助餐",充满即兴发挥。影片还引入了类似《迈阿密风云》的特别监控小组,三名女警在审讯室中制服嫌犯的场景颇具视觉冲击。这一设定使作品更侧重于展现警用科技与追踪技巧,因此喜剧元素有所收敛,甚至成龙标志性的夸张动作也显得克制。值得注意的是,片中大量次要情节聚焦于其上司的尴尬日常,如频繁的肢体语言失误,这种反差成为影片的独特看点。

相较于《警察故事》系列首部的气势磅礴,《警察故事2》在叙事节奏上呈现出更为渐进的铺陈。影片通过精雕细琢的场景设计,将宏大叙事与荒诞元素巧妙结合,例如以餐馆突发的骚动为引子,逐步展开城市公园中成龙与黑帮的激烈对决。这场在密集棍棒中展开的混战,实为后续废弃工厂上空绽放的盛大烟花场景埋下伏笔。该工厂作为恐怖分子的据点,其炸弹袭击行为不仅旨在制造城市恐慌,更展现出对当代平台游戏的戏仿姿态,仿佛在向游戏文化致敬。影片中那些充满《大金刚》风格的桶装道具,与成龙饰演的家驹所面对的哑巴反派黎强权,构成了极具象征意味的对决图景。

《警察故事2》全片中,成龙与成家班始终刻意回避普通摔倒动作,他们要求每个跌倒镜头都必须富有创意,要么是头朝下栽落,要么是摔落后接以后空翻起身。无论是撞碎花瓶、砸翻桌椅,还是与玻璃、健身器材等物品发生碰撞,都必须让观众感受到直观的冲击力。影片的拍摄过程充满挑战,花絮中可见成龙在穿行走廊时,身旁金属架如同多米诺骨牌般接连倒下,却意外砸中身体。原计划中他需及时腾空跃过已破碎的玻璃,怎料玻璃竟完好无损。成龙因此身受重伤,血迹斑斑地瘫坐在原地,但正因这种近乎偏执的追求,让《警察故事2》成为港片黄金时代的璀璨明珠。两部《警察故事》作为经典动作片的标杆,见证了成龙与团队用身体丈量电影艺术的历程。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