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电影《老杨和他的南东块》:一场特殊群体的“浪漫战斗”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704更新:2025-09-07 11:28:45

2017年元宵节期间,一场充满欢声笑语的联谊活动在社区中热烈举行。活动现场汇聚了老年人、环卫工人、消防队员、武警官兵及外国友人等多个群体,大家默契配合、载歌载舞,共同营造出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这些充满活力的参与者中,多数正面临着与癌症抗争的挑战。他们的乐观精神与顽强意志,正是纪录电影《老杨和他的南东块》所聚焦的核心故事。

影片聚焦一位曾罹患胃癌的上海市民杨新华,他以"爷叔"的身份在抗癌斗争中展现出非凡的生命力。与电视剧《繁花》中"宝总"同属相近年龄段的杨新华,在接受治疗期间主动加入上海市癌症康复俱乐部,并担任南京东路社区块块长。影片突破传统认知,通过展现老杨及其团队在抗癌路上的积极状态,呈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抗癌故事。这群被称作"最接近死亡的志愿者"的抗癌患者,以昂扬乐观的态度互相扶持,在人民公园设立便民服务点、组织联欢活动、指导健康锻炼等,累计服务超6万人次。历时七年的创作历程,由导演郑跃、策划刘丽娜打造的纪录电影《老杨和他的南东块》,在2024年9月1日登陆院线后,又于2025年4月11日同步上线爱奇艺、优酷平台。该片的播出不仅为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注入温暖力量,更通过真实故事展现抗癌群体在服务他人过程中拓展的生命维度,有效打破"患者即弱者"的刻板印象。

外表平凡的普通人,却以非凡之举诠释着生命的坚韧。一位观众在观影后感慨道:“当目睹抗癌志愿者在人民公园摆摊服务时,才恍然意识到自己无数次路过的身影,从未真正驻足观察他们如何用微薄之力支撑起希望。这些默默奉献的群体,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与力量?”影片《老杨和他的南东块》通过真实记录抗癌互助群体的日常,不仅让公众重新关注这一长期被忽视的群体,更为社会参与搭建了情感共鸣的桥梁。从影视创作角度看,该片以独特视角切入癌症关怀议题,在同类题材中开辟了全新路径,其人文深度与纪实手法为纪录片创作提供了可借鉴的创新样本。

该片通过展现老杨等癌症患者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与公益活动,重塑了公众对癌症患者的既有认知,消解了‘患者即弱者’的刻板印象。这些受访者大多出生于20世纪50、60年代乃至更早,且以工人阶层为主,退休后遭遇癌症侵袭甚至陷入因病返贫的困境。然而他们身上始终闪耀着乐观向上的精神光芒,展现出团结互助、无私奉献的革命情怀。影片记录了他们元宵节时聚集在一起载歌载舞的温馨场景,为病友补拍婚纱照、举办金婚银婚庆典的暖心举动,以及为患癌五年、十年的患者庆生的特殊仪式。更令人动容的是,他们自发组建了生命阳光骑行队,以运动的方式对抗病魔。正如片中患乳腺癌11年的沈国珍老人所言,加入骑行队后,她每天的心情都格外明亮,队员们骑行队旗上‘癌症康复俱乐部’的字样常引来路人惊叹:‘你们真的是癌症患者吗?’

纪录电影《老杨和他的南东块》通过真实影像打破了公众对癌症患者虚弱无力或愁容满面的刻板印象,展现了一群抗癌者积极面对生活的坚韧姿态。他们并非社会边缘群体,而是以独立昂扬的精神状态拓展生命维度,在逆境中绽放人生光彩。影片中,老杨与病友志愿者们用相互理解与温暖陪伴诠释着生命的尊严,正如老杨所言:"生老病死是必然结局,但坚持乐观活下去是我们始终的选择。"

在去年首映礼上,观众曾质疑主人公是否因镜头存在刻意表演。导演郑跃解释称,经过三年半的持续跟拍,拍摄团队已完全融入被摄者生活,达到近乎透明的观察效果。影片摒弃传统叙事手法,没有煽情渲染,没有刻意设计的情节,甚至不使用解说词。这种纯粹记录的方式让观众直观感受到抗癌者真实的生活状态,既保持了情感共鸣,又实现了理性观察的平衡。

导演郑跃通过镜头记录了癌症患者贴近生活的日常场景,如医院复诊、托老所探访、运动项目体验等,这些真实画面展现了患者最本真的生存状态。纪录片以生活化视角呈现,既旨在传递未经修饰的生命力量,也体现了幕后团队对内容创作原则的坚守。在《老楊和他的南東塊》中,片名恰当地描绘了由老杨与南京东路区块癌症群体构成的多元人物群像。影片以老杨为叙事主线,这位退役老兵在2011年确诊胃癌后,接受手术切除四分之三的胃并完成10个月康复训练。出院次日便加入上海市癌症康复俱乐部,最终成长为南京东路区块的负责人。他始终以志愿者身份活跃在社区,组织服务活动、探望病患及困难家庭、协调慈善事务,所有行动皆出于自发,拒绝任何形式的报酬。正如俗语所言,逆境往往能照见人性本质,在老杨身上,无私与善良的品质得到了充分展现。

老杨(杨新华)与众多抗癌群体的故事交织在一起,展现出当代癌症患者多元而真实的生存图景。影片中,徐佩丽在丈夫患病的同时承担家庭重任并投身公益,沈国珍以骑游队成员的身份积极面对乳腺癌治疗,秦扣富陈兰弟夫妇相伴四十年共克癌魔,这些不同背景的抗癌者共同构建了影片的叙事基础。《老杨和他的南东块》采用情感与理性相融合的叙事方式,既呈现现实困境又传递希望力量。影片真实记录了病友出游时意外骨折引发的纠纷、肠癌与乳腺癌患者郑春喜因癌细胞扩散对化疗的抗拒,以及结尾处那些已离世的抗癌者们曾经洋溢笑容的面容,让观众在现实主义的沉重中体会到生命的韧性与温情。

影片以克制而细腻的笔触描绘现实,巧妙平衡了情感表达与理性叙事。在展现抗癌群体困境的同时,导演郑跃通过“反差的力量”放大了生活中的温暖瞬间——欢声笑语、动人歌声与集体欢聚的场景交织,呈现出病痛背景下仍蓬勃的生命力。《老杨和他的南东块》以轻盈的叙事基调讲述抗癌历程,将苦难转化为充满希望的共同旅程,用艺术化的手法为绝境中的生命注入前行的力量。研究显示,癌症患者的心理压力与社交支持呈负相关,影片突破了传统个体化悲情叙事,通过送餐探病、节日慰问、公益互助等行动,构建起以情感共鸣为基础的互助网络。在无利益纠葛的纯粹关系中,这群抗癌者实现精神力量的相互传递,展现出人性光辉与生命韧性。

在互助行为传递出强大精神力量的同时,影片中抗癌群体所参与的各类志愿活动,亦使他们获得了新的社会角色认同。老杨与癌友们的公益实践突破了患者"弱势群体"的固有印象,实现了从"被救助者"到"服务者"的身份蜕变。尽管曾因公益行动遭遇法律纠纷甚至诉讼,但他们始终秉持初心,不仅在服务过程中收获了责任感与成就感,更以"最接近死亡的志愿者"姿态诠释着生命的坚韧与尊严。这种通过奉献完成的自我重塑,既重新定义了生命的意义,也构建起独特的生命价值体系。正如老杨所言:"不要问社会给予了我们什么,而要思考我们还能为社会创造什么。我们要感恩社会及爱心机构对群体的关怀,更要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该片呈现的公益性质抗癌互助模式,为社会组织赋能边缘群体提供了创新性的实践样本,展现出深刻的现实意义与社会价值。这种模式同样启示着社会应给予残疾人、刑释人员、精神疾病患者及贫困群体等边缘群体更多关注,探索更具包容性的社会支持体系。

影片通过"抗癌战士"们在生命尽头依然保持温暖与浪漫的抗争姿态,为身处困境的癌症患者注入了心灵慰藉与精神力量。这种超越生死的坚韧品格,更引发了社会各界对生命价值的深层思考。当生命倒计时成为觉醒的契机,这些勇敢者以乐观昂扬的态度持续回馈社会,成为普通人群体反思自身存在意义的明镜。在他们用生命诠释的奉献精神面前,健康人更应珍惜时光,以积极姿态参与社会建设。影片《老杨和他的南东块》以真实视角记录下这场生命的礼赞,将死亡的阴影转化为希望的光芒。正如导演郑跃所言:"创作过程本身就是对生命意义的重新发现。"这部获得第十三届中国纪录片学院奖提名的作品,不仅是抗癌群体的生命画像,更是关于生存哲学的深刻启示。4月11日,影片将在爱奇艺与优酷同步上线,这份融合人文关怀与社会价值的影像作品,值得被更广泛的观众群体看见与铭记。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