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狂飙飞车》:暑期黑马,口碑翻身 -

来源:人气:7更新:2025-07-24 12:34:31

2025年暑期档首批新片中,《F1:狂飙飞车》(简称《F1》)虽未登顶票房榜,却展现出令人惊喜的逆袭态势。这一成绩不仅彰显了观众对高质量视效作品的持续关注,更印证了他们在炎炎夏日仍愿走进影院观影的意愿。作为苹果公司首部进军院线的真人电影,《F1》能够实现盈利本身便堪称奇迹。

赛车题材的制作成本往往极高,为追求真实感,电影《F1》剧组全程跟踪国际赛事,辗转全球赛场进行拍摄,导致整体拍摄周期大幅延长。据主演布拉德·皮特透露,即便影片总投资高达3亿美元,团队仍坚持前往真实的F1赛道取景。片中呈现的飞机掠过赛道、观众欢呼沸腾、领奖台仪式等场景,均源自现场拍摄,因无法完美复刻此类宏大场面而选择实景,此举虽让演员面临尴尬处境,却极大压缩了搭景支出。

影片采用传统叙事框架,讲述了一则略显老套的英雄回归故事。极速巅峰车队面临资金危机,若整赛季无胜绩将面临解散命运,促使老板鲁本邀请曾因事故陨落的天才车手桑尼复出。二十年前桑尼风光无限,却在接近冠军时遭遇严重事故,身体损伤与事业崩塌令其陷入迷失。当鲁本提出合作邀约,桑尼虽身体条件已不适合赛车,仍选择通过高强度训练弥补不足。而车队原有年轻车手乔舒亚则展现出截然不同的特质——天赋异禀却缺乏耐心,对赛车事业的投入更多体现在追逐利益上。

在首次合作的比赛中,桑尼凭借暖胎优势迅速提升排名,但因赛车性能不佳与维修站混乱,二人最终都未能完成比赛。F1赛事本质是团队协作的极限挑战,涉及战术制定、技术支持等多重环节,任何失误都可能影响最终成绩。影片在展现桑尼个人成长的同时,着重刻画了车队成员间的默契联动——领队甘愿承认自己曾是默默无闻的维修工,女维修员突破心理障碍实现3秒换胎技术,女设计师则以梦想为重投身赛车事业。桑尼最大的贡献并非驾驶技巧,而是重塑了这支涣散队伍的战斗意志。

影片对桑尼与乔舒亚的双线叙事尤为精妙:乔舒亚与年轻时的桑尼有着相似的性格特征,皆出身坎坷且自负傲慢。二人从对立到相互理解的过程,关键转折点在于乔舒亚经历类似事故后。尽管桑尼反复劝诫,乔舒亚仍因冲动超车导致受伤,这种命运轮回促使他最终领悟:唯有遵循桑尼的指导,耐心等待最佳时机才能实现突破。桑尼历经数十年完成的颓废、觉醒与顿悟历程,乔舒亚仅用半年便实现技术传承,两人最终在赛车领域达成精神共鸣。

据传影片曾拍摄两个结局版本,一版由乔舒亚夺冠,另一版由桑尼完成逆转。最终成片选择桑尼夺冠,既呼应了其追逐"飞起来"的执念,也通过其最终超越对手的场景为全片画上圆满句号。这种看似套路化的叙事,却因制作水准的出色而获得认可——汉斯季默的配乐与赛车轰鸣形成强烈共振,IMAX镜头的运用强化了影片的视觉冲击力。为捕捉极限车内视角,拍摄团队在赛车上布置16个机位,采用索尼特制机身与苹果定制摄像头,确保在高速运动中保持设备稳定性与画质。即便国内观众对F1赛事不甚熟悉,影片仍凭借其制作水平实现突破,证明优秀制作能让冷门题材获得市场认可。

Copyright © 2023 www.jdw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