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气:775更新:2025-07-24 12:33:25
每年都上演激烈的较量,市场格局充满变数。但今年的混乱程度更甚,不仅让普通观众感到困惑,连业内专家也难以厘清局势。暑期档过半,乱象已层出不穷。耐人寻味的是,部分口碑不佳的影片如《无名之辈2》(与第一部对比)竟采取大规模点映策略,负面评价快速蔓延导致票房严重受挫。令人费解的是,拥有高口碑与商业价值的佳作如《F1:狂飙飞车》(豆瓣评分8.7),却常遭遇排片占比不足8%的困境,待新片上映时甚至降至6%。这种现象引发业界广泛质疑:影院为何对优质内容视而不见?
电影档期的频繁调整令人咋舌,撤档、提档、改档层出不穷,甚至出现名为点映实则提前上映的情况,让档期规划显得形同虚设。国产电影何时能有5亿以上的票房成绩,依旧是个谜。清明档、端午档、五一档均表现低迷,就连投资巨大的《酱园弄》也遗憾落败。这一系列失利使得一个冷知识变得炙手可热:自春节档至7月中旬的五个多月时间里,中国电影市场始终未能出现单片票房突破5亿的奇迹。值得欣慰的是,在这种市场环境下,部分好莱坞影片开始回暖,《侏罗纪世界:重生》正逼近5亿票房大关。而春节档后首部有望实现5亿 票房的国产片重任,或将由《长安的荔枝》承担。若该片次周票房下滑幅度不大,25日上映的《戏台》《南京照相馆》虽口碑平平,但仍有冲击10亿票房的可能性。
针对暑期档影片的市场表现,若要避免重蹈过往小档期的覆辙,行业普遍认为仍需依靠多部具备口碑号召力的作品,如《长安的荔枝》。在点映策略方面,影片制作方拥有自主决策权,既可选择通过点映积累正面评价以提升后续排片与票房,亦可选择在上映前严格保密以规避负面舆情。尽管不点映可能被质疑为‘欺骗’,但此为市场机制下的理性选择,理应获得理解与尊重。点映与否并无统一标准,最终取决于影视公司高层的综合判断。然而,业内存在一条潜规则:若影片质量欠佳,通常避免大规模点映。例如豆瓣评分三四分的《超能一家人》《749局》等作品,往往选择在上映前保持高度保密,借助喜剧、科幻等题材优势及沈腾、王俊凯等明星阵容吸引观众注意力。
事实上,这些影片在上映策略上确实遵循着既定规则(零星的点映场次可视为无关紧要)。其最终票房走势也印证了行业常规:首映日票房往往达到峰值,随后迅速下降,数日后便被市场淘汰。后续票房曲线几乎呈现直线衰减态势。然而在本年度暑期档,这一潜规则被意外打破。《恶意》《戏台》等影片的市场表现均属中规中矩,点映环节未见明显异常。真正成为点映失策典型,值得业内警醒的唯有《无名之辈2》。该片为何敢于在正式上映前进行大规模点映?其单日排片量竟高达5%?是影片质量存在争议,导致制作方不得不冒险测试市场反应?还是制作团队坚信自身作品具备票房号召力,试图通过"大规模点映→口碑发酵→上座率提升→排片增长→票房持续走高"的良性循环?相较之下,"规模点映→负面评价→上座率下滑→排片压缩→票房持续低迷"的恶性循环似乎成为更大风险。从影片质量本身来看,《无名之辈2》并不算逊色,与同期其他作品相比,至少达到及格线水平。
由于前作拥有"豆瓣8分"与"票房黑马"两大标签,使得该续集承载了观众的极高期待。其豆瓣评分有望维持在8.2分的微幅提升,或下滑至7.5、7.2分的区间,但绝不能跌破6分这一安全线。主投方英皇近年来的影片投资表现令人担忧,无论是黄晓明主演的《戴假发的人》还是谢霆锋主演的《海关战线》,均遭遇不同程度的票房失利。在行业寒冬中,他们选择"赌一把"的策略虽显无奈,但这种冒险在电影市场已非新鲜事。不过两大隐忧依然存在:其一为同类型影片的集体困境,如持续采取大片制作模式、无视市场规律而强行押注春节档的博纳,正与《哪吒2》《唐探1900》等大IP展开激烈竞争,面临严峻的生存考验。
另一个关键因素是影片本身的质量。以港片经典赌片为例,若要拍摄“赌一下”这类剧情,必须具备顺子、同花顺甚至小豹子等高牌型,而手中仅持有233却依然选择观影,令人难以理解。在IMAX等特效厅持续发力的暑期档中,市场呈现的另一现象是:高口碑对排片的带动效果已不再呈正相关。
《长安的荔枝》今日首映,豆瓣评分尚未揭晓,但通过几天的超前点映获得良好反馈后,顺势将映期提前至7月18日。目前该片票房走势仍需观察,是否能超越粉丝向电影《罗小黑战记2》存在悬念。其中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好莱坞原创大片《F1:狂飙飞车》。
这部由苹果投资3亿美元(含制作与宣发)、布拉德·皮特主演的赛车题材影片,于6月27日首映。五天点映期间观众反馈优异,上映后豆瓣评分从8.5持续攀升至8.7。尽管其上座率远超同期竞品,单日票房产出与排片占比维持在2倍左右,部分时段甚至达到3倍,但排片量始终未见增长。
上映二十多天以来,该片仅前两日排片占比超过10%,每次遇到新片上映时排片都会下调,甚至一度跌破5%。部分社交平台出现三四线城市的观众抱怨,称当地影院缺乏适合的排片。值得注意的是,影片视效属性鲜明,难免引发猜测:院线是否因黄金时段展映IMAX、杜比等特效厅而限制排片?据猫眼数据,《F1:狂飙飞车》的黄金场次占比仅在首映两天超过10%,其余时间均在10%以下,与排片量基本持平。
从市场表现来看,该片票房仍保持强劲势头,国内预测票房约4亿元,全球票房则突破5亿美元,位列年度全球票房排行榜第八位。其口碑与票房均超越马丁·斯科塞斯的《花月杀手》(莱昂纳多主演)与雷德利·斯科特的《拿破仑》(杰昆·菲尼克斯主演),成为苹果投资影片中的佼佼者。值得肯定的是,尽管观众常抱怨特效厅票价高昂(普通场次约四五十一元,特效厅则高达八九十元),但在遇到优质作品时仍愿意为视效支付溢价,部分观众甚至接受百元以上票价。
据统计,《F1:狂飙飞车》目前已取得2.91亿票房,其中IMAX版本贡献1.05亿,杜比、CINITY、中国巨幕等特效厅票房合计超千万,特效厅总票房占比达40%,远超同期竞品。同时,受影片观赏门槛影响,一二线城市观众更为集中,北上广深四城贡献1.02亿票房,二线城市达1.23亿,合计占总票房77%,与诺兰《奥本海默》等影片呈现相似特征。
暑期档前半段频繁调整映期的影片数量众多。有撤档案例,如《人生会议》因热度不足撤档,后宣布恢复原档;有提档案例,如《你行!你上!》与《长安的荔枝》均从7月25日提前至18日;有改档案例,如《戏台》《南京照相馆》分别从17日和8日调至25日。这一现象背后,既有市场选择的考量,也可能涉及行政干预,或是对大片的谨慎态度。无论从档期规划合理性还是宣发策略来看,频繁改期均不利于影片表现。过去数年的市场数据已表明,无论是爱情片、喜剧片还是投资数亿的动作大片,撤档重映后均难复昔日辉煌,唯有《我们一起摇太阳》凭借豆瓣8分的口碑实现1亿 票房,堪称独特现象。
凭借点映期间的良好口碑,影片选择顺延档期以谋求更佳表现。该片团队在提档日宣布,针对7月25日(原定档日)及之后场次的购票用户,将发放价值40元或60元的抵用券,覆盖猫眼、淘票票、万达等主流平台,有效避免了负面舆情的发酵。截至发稿时,影片今日票房已突破8000万元,预计总票房将达到1.7亿元左右。继《侏罗纪世界:重生》后,影片成为十天内工作日票房再度突破亿元大关的第二部作品,但最终能否实现1.7亿票房仍需观察。
今日首映的《罗小黑战记2》《长安的荔枝》《你行!你上!》三部影片位列票房榜前三名,累计票房均突破两亿大关。其中《你行!你上!》虽在B站、抖音等平台展开针对性年轻群体宣发,但受限于题材特性和市场准入门槛,三四线城市的受众基础仍较为薄弱。《罗小黑战记2》作为国产2D动画领域的标杆之作,凭借深厚的粉丝基础和预售票房优势,展现出强劲的开局势头,其首周票房占比高达40%,与好莱坞影片表现相似,具备冲击5亿 的潜力,但需观察后续影片的市场表现。相比之下,《长安的荔枝》因由大鹏执导并集结大鹏、白客、庄达菲等喜剧演员,加之刘德华、杨幂的明星效应,整体市场号召力更为均衡,预计豆瓣评分有望达到7.5分,优质口碑将有效带动观众自发传播。
要实现更高票房,关键仍取决于观众对古装题材的偏好程度及下周五上映的《南京照相馆》等影片的制作质量。若前者低迷而后者表现亮眼,那么《长安的荔枝》恐怕难以突破5亿元大关。即便该片短期内突破5亿票房,对于整个暑期档来说仍显不足。尽管6月属于暑期档的淡季,但截至当前,累计票房仅有36亿元,与市场预期存在明显差距。值得注意的是,去年暑期档总票房达116亿元,创下了近十年最差纪录;即便剔除疫情三年的影响,也仅为近七年最低水平,仅有2015年的票房规模,而今年的表现甚至更不乐观。从目前下半段已定档的影片来看,仅有《戏台》《南京照相馆》《731》《浪浪山小妖怪》《东极岛》《坏蛋联盟2》《捕风捉影》等不到十部作品具备稳获过亿票房的潜力。其中,《南京照相馆》《东极岛》《731》被视作有望冲击10亿票房的种子选手。然而,《731》作为主打下沉市场的影片,在近十天内抖音平台未更新任何宣传视频,亦未展开后续推广动作,存在撤档风险,这对当前低迷的电影市场无疑是雪上加霜。暑期档下半段的最终表现,将取决于这些影片能否扭转局面。
Copyright © 2023 www.jdw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