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气:240更新:2025-07-21 18:00:40
近年来,我始终关注追光动画的每部作品,从《大圣归来》到《白蛇:缘起》,皆收获了不错的观影体验。刚刚上映的《聊斋:兰若寺》(以下简称《兰若寺》)同样赢得了我的喜爱。影片以章节串联的形式构建,如同一部融合多段故事的拼盘电影,以蒲松龄笔下一段引人入胜的传奇经历作为贯穿始终的主线,巧妙整合五个聊斋经典故事。全片在视觉呈现与叙事类型上均展现出卓越水准,从悬疑惊悚到奇幻爱情,风格各异却浑然一体。
若仅从观赏性维度审视,《兰若寺》的创作水准尚存提升空间。章节间的风格差异显著,使得主题与叙事呈现出割裂感,部分内容的改编略显单薄,这种非主流的定位恰如语文书上那些虽有趣却无需背诵的课文。影片因此难以获得广泛关注。但这种"小众感"不应被视作缺憾,反而是其最珍贵的价值所在——在行业同质化严重的背景下,以清新脱俗的叙事姿态拓展了追光工作室乃至中国动画的题材疆域,单凭此点便值得肯定。
这个传说相信大家在童年时都曾听闻,沉迷于修仙之道的王承终日不务正业,自诩掌握玄门法术,却在尝试穿墙术时闹出荒诞笑柄。影片虽为3D制作,却大胆采用罕见的毛毡质感,以柔软蓬松的触感重塑传统定格动画的视觉体验,这种看似稚拙的画风恰好契合故事中蕴含的讽刺意味。主角王承性格浮躁却心地纯净,虽因虚荣心栽跟头,结局却以逗趣方式展现,寓教于乐的叙事风格让整片充满温和诙谐的韵味。随后登场的《莲花公主》则延续了这份童趣。
初次接触这个故事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过于甜美”,但随着剧情发展,却对这种萌系风格产生了共鸣。影片以梦境为线索,串联起窦旭与蜜蜂王国的奇妙缘分,他与莲花公主共乘飞翼、目不暇接的场景,展现出孩童般的纯粹想象力;而窦旭挺身而出驱赶强敌的举动,则暗含少年侠义的赤诚之心。前两个故事在本质上呈现出某种共性——叙事结构简洁、改编幅度有限、画风温馨,这类作品被不少观众青睐。不过,似乎更多人对其偏重儿童向的“稚嫩”感到不适。我认为,简单与传统并非缺陷,只要能完整传递应有的神韵便是基础。某些作品的向下兼容性,反而比追求成人向的高深更具价值,因此,在许多成年人沉浸其中的同时,我也毫不犹豫地向小观众们推荐《崂山道士》和《莲花公主》。相较之下,个人对《聂小倩》的改编则略感失望。
该片表面看似改编幅度最大,不仅将故事背景设定在动荡的民国时期,更让宁采臣与聂小倩突破了传统人鬼对立的框架,演绎出乱世中携手共度的圆满结局。然而深入剖析后会发现,这种改编本质是形式上的革新,内核依旧沿袭原著脉络。人物设定与剧情走向与原作几乎一致,情感表达也显得较为单薄,甚至在某些细节上稍显保守。从改编创新性来看,它与前两部作品并无本质区别,但作为一部面向成人的作品,影片中所展现的矛盾与挣扎,恰恰映射了《兰若寺》系列在创作方向上的摇摆不定。最终要介绍的是我最钟爱的《画皮》——这部作品不仅完成度最高,也被观众公认为最佳,其在叙事深度与情感层次上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
以往谈及这个故事,人们往往聚焦于被迷惑的男主角或能幻化人皮的女鬼,其叙事核心始终围绕这两个角色展开。然而《画皮》在正式亮相前便另辟蹊径,率先将关注点放在了"夫妻情"的层面。影片以王大郎与陈氏的日常为切入点,描绘了这对夫妻貌合神离的生活图景:陈氏清晨对镜梳妆,精心准备清淡可口的早餐,与王大郎寒暄几句后便独自外出,归家时已暮色四合。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女鬼作为超自然元素构成了故事的视觉焦点,但她的害人本质与陈氏所承受的婚姻困境实则异曲同工——皆源于封建制度下个体对婚姻自主权的剥夺。从现代审美视角来看,或许更倾向于让具有反抗意识的女鬼成为叙事主体,但该片的巧妙之处在于,通过后期视角转换,将陈氏的生存困境置于核心地位,使观众得以深入体察封建婚姻制度对人性的异化。
尤其在王大郎离世后,无论是小叔掌控家产,还是道长施展驱邪之术,陈氏的反应始终平淡如水……直到她面临是否让丈夫重归人世的抉择。乞丐高人的话语看似癫狂却字字切中要害:为何要这么做?又图谋何物?若说情爱,多年共生共处与近日的惨烈遭遇早已让这份情感荡然无存……那或许更接近一种幽灵般的执念,是不愿失去那个提供庇护与温饱的世俗依托?抑或她根本无法挣脱这道名为婚姻实为牢笼的桎梏。故事落幕时,屏幕黑幕上突兀浮现的“恶心”二字,道尽了对整个荒诞现实的终极嘲讽——这番话语的锋芒,远比单纯批判渣男的叙事更为深刻犀利。至于那部情感浓度与甜腻指数远超常规的《鲁公女》,也不过是用糖衣包裹的另一种荒诞呈现。
该片在视觉呈现上极具冲击力,堪称场面最为震撼的作品之一。其叙事结构严谨完整,剧情发展紧凑且充满层次感。张于旦对救赎自己的鲁瑛产生倾慕之情,而鲁瑛亦因与张于旦共同经历而萌生情愫,构建出一种既契合原著设定又充满现代共鸣的双向情感纠葛。影片在权责关系的铺陈上颇具匠心,既展现了两人之间的情感张力,也融入了外部因素对命运的干预,细节刻画细腻动人。唯一遗憾的是,后半段剧情的剧烈转折缺乏必要铺垫,导致命运轮回的深沉主题与前期轻盈的纯爱氛围产生割裂感,若能扩展为长片或许能更好地平衡叙事节奏。值得一提的是,该片与《兰若寺》共享的主线《井下故事》为整体作品增添了独特的串联性。
《聊斋:兰若寺》采用蒲松龄借宿仙山别院的设定,巧妙地让灵蟾上人与玄龟子两位精怪将其捕获作为评判者,这种创作手法堪称精妙甚至略带戏谑——既保留了原作者身份,又承担起旁白引导、弹幕吐槽与故事总结的多重角色,将观众潜意识中的观感投射到银幕上,以第一视角完成对故事的解构与再诠释。然而受限于篇幅紧凑与剧情浅显(主要围绕故事优劣展开的比拼),角色塑造显得过于单薄,众多配角仅作为叙事背景存在。尽管如此,这种以创作者视角重构经典文本的尝试仍属瑕不掩瑜的佳作,笔者依然建议观众品味这部作品,因其独特的差异化表达始终具有其独特价值。
Copyright © 2023 www.jdw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