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气:573更新:2025-08-22 06:28:03
就目前来看,今年暑期档剧集市场中脱颖而出的热门作品,当属电视剧《生万物》无疑。该剧凭借独特的内容和高质量制作,成功跻身年度现象级剧集榜单。
该作品改编自荣获第三届人民文学奖的长篇小说《缱绻与决绝》,在保留原著整体架构的基础上,创新性地融入当下观众情感需求的人文关怀元素,同时延续了原著所承载的时代精神内核。《生万物》凭借强劲的传播力创下平台最快破万热度纪录,其持续走高的热度曲线使该剧跃居平台热度总榜第二位。从当前发展态势来看,该剧有望超越《狂飙》此前创下的最高热度纪录,成为新的现象级作品。
自官宣消息公布以来,《生万物》便引发广泛关注。这既得益于近年来以"茅盾文学奖"原著为蓝本的剧集普遍获得市场认可,也离不开杨幂的加盟。此次她挑战饰演朴实的村姑宁绣绣,与过往都市女性形象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强烈的角色突破意愿。不少观众对此充满期待,认为这将是杨幂演艺生涯中的又一个重要转折点。
毋庸置疑,杨幂的演技已实现显著提升。值得关注的是,《生万物》是她在今年暑期档推出的第三部影视作品。在此之前,她还参与了《酱园弄·悬案》和《长安的荔枝》的拍摄,尽管戏份量有所差异,但每部作品都展现出她突破自我的表演层次。
近年来,“转型”与“新尝试”始终是围绕杨幂展开的关键词。尤其在《生万物》的拍摄过程中,外界对其寄予厚望。该剧恰逢《哈尔滨一九四四》热播时期,而彼时的杨幂正处在舆论的聚光灯下。
此类争议无疑增加了演员的心理负担,而《生万物》中宁绣绣的角色挑战更是不容小觑。该角色的塑造经历了复杂的过程,对演员的气质表现、外形塑造以及情感拿捏均提出严苛标准。出身于地主家庭,接受过私塾教育,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兼具高贵与知性的双重气质。据导演刘家成透露,杨幂的气质与角色初期设定高度契合,但为完美呈现农家妇女的质朴形象,她仍付出了大量努力。
在回顾以往的演艺经历时,杨幂频繁提及她为角色所做的深入研究与准备。尤其在拍摄《生万物》期间,她早在与导演初步沟通时便表达了出演此类角色的强烈意愿,并承诺一旦确定参演,将全力以赴投入生活体验。对此,剧中的另一位演员林永健在采访中评价道:‘杨幂在春节过后便前往山东农村,吃住都在农户家中,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角色的理解与尊重。’
在整个拍摄工作中,她始终全身心投入。导演回忆道,为拍摄冬季戏份,剧组于八月开启外景拍摄,她身着厚重棉服穿梭于拍摄现场,动作行云流水,每完成一场戏都挥汗如雨,却始终保持着炽热的表演状态。合作演员秦海璐在直播中评价称:"她已经掌握了表演精髓,真正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表演方法。"
在《生万物》中,杨幂的表演呈现出与往常截然不同的特质——她以更为含蓄的方式将自我融入角色,实现了从内到外的情感克制。这种表演风格尤其体现在剧中第20集与马子对峙的场景,她通过眼神的变化率先传递出角色的内心波动,当观众捕捉到那一瞬间的凝视时,仿佛能直接感受到角色的存在,进而产生强烈的代入感。
《长安的荔枝》中早有情绪表达的深度刻画。在令观众动容的"木棉花"戏份里,杨幂的表演展现出非凡的克制力。她饰演的郑玉婷没有急切张望,而是以一种静默却充满期待的姿态,诠释着对丈夫深沉的信任。而当泪水悄然滑落的瞬间,恰与剧中那句极具张力的台词形成呼应——"我嫁的是他,又不是长安"。
无论是《生万物》还是《长安的荔枝》,杨幂在饰演角色时早已超越了表层的表演,真正融入角色内核。在“流量之下”,她展现出的坚韧与执着,成为推动其艺术追求的重要力量。她曾坦言,自己早已习惯面对外界压力,这些压力与成长如影随形,“我愿意为成为优秀的演员承担所有代价。”2017年,她选择主动寻求突破与转型,出演《宝贝儿》。尽管外界揣测她意在角逐奖项,但其实际行动却展现了与众不同的追求——电影开拍前,她仅在微博转发深度访谈并配文:“我想努力做一个人民女演员。”
那篇稿件的标题是——“流量时代,精准捕手”。她深刻认识到,流量不仅是个人发展的关键,更是整个行业的重要议题。或许在今天已难以想象,‘粉丝电影’这一概念的诞生,最初正是由杨幂主演的《孤岛惊魂》引发的。2011年初,杨幂主演的《宫》引爆市场,收视率突破2.5,平台播放量稳居第一。在微博平台初兴之际,该剧凭借话题互动持续升温,同年6月更凭借此剧获得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女主角提名,展现出无可比拟的影响力。
2011年7月,杨幂主演的低成本恐怖片《孤岛惊魂》上映,票房突破9000万元。同年推出的漫威超级英雄电影《雷神》则取得9700万元票房,引发行业关注。此后数年间,杨幂的演艺事业进入高峰,年均产出多部作品,保持高强度创作节奏。而令年轻观众印象深刻的,则是后续推出的《小时代》系列电影,在暑期档掀起观影热潮。
真正推动这位演员流量爆发的,是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在她后来的感悟中曾提到:"当演员得知有机会在一部剧中饰演四个角色时,既会感到激动不已,随之而来的便是巨大的心理压力。"剧中四个角色中,素素这个角色则成为她压力最大的挑战。该角色性格层次丰富,与她本人存在显著差异,令她一度忧虑会演成观众熟悉的"傻白甜"形象。
在拍摄期间,杨幂多次与导演深入探讨每句台词的表达方式,甚至对角色内心独白的呈现技巧进行细致打磨。经过反复推敲,她最终确立了素素在四个主要角色中最具女性特质的形象:角色的言行举止温婉克制,对心仪之人始终含情脉脉,与人交往诚恳真挚,无论面对何人皆以坚定目光直视对方。《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火热播出不仅印证了制作团队的用心,更让观众重新审视——这位明星早已超越流量标签的束缚。
然而,当她站在流量巅峰时,外界对她的关注犹如被赋予了特定视角,所有言行都被置于公众目光的焦点之中。事实上,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开拍前,她已展现出极强的工作效率,几乎无需过渡期便投入新角色。面对记者提出的休息建议,她坦言:“许多演员需要刻意安排时间放松或进修,但这种方式并不适合我。我容易分心,唯有通过不断经历新鲜事物、接触多元人群,才能更深入地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
无可否认,她曾反复重申“要成为一个好演员”的信念,并主动寻求突破与蜕变。正是在这样的坚持下,《宝贝儿》应运而生。这部作品成为她首次尝试颠覆传统光鲜女明星人设的契机,以素颜出镜、肤色苍白的造型挑战观众审美。影片上映后便引发热议,争议声从未间断。然而,无论舆论如何起伏,她始终如一地践行着对“努力”这一承诺的坚守。
演员的立足之本在于作品本身,对于素来备受关注的杨幂而言,这种评价更为显著。2023年底,她在社交平台发布"2024作品相见"的宣言,这句话在公众眼中透露出十足底气。然而,无论是电影《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被视为转型尝试的剧集《哈尔滨一九四四》,还是被外界视为舒适区的古偶剧《狐妖小红娘·月红篇》,整体表现均未达预期。但观众仍能从这些作品中看到她在表演维度的持续探索与突破。面对舆论风波,杨幂展现出专业态度,在完成《哈尔滨一九四四》后,她选择逆势而行,为2025年与观众的再次相遇埋下伏笔。
2024年末,她以巧妙的方式回应了过往一年的种种声音,用花生的意象表达自我:“我会像花生一样,遵循内心的节奏,不受外界喧嚣干扰,2025年,我自有生长的韵律。” 事实印证了这份宣言,她始终以作品为舟,坚定地驶向属于自己的艺术航道。期待未来,这位演员能持续以作品为纽带,与观众展开更深层的对话。
Copyright © 2023 www.jdw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