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气:641更新:2025-08-22 18:27:30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上海广播电视台特别制作了聚焦日本遗孤群体的纪录片《心安何处》,以独特视角呈现日本军国主义的暴行,同时彰显中华民族的坚韧精神。该片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记录新时代"精品纪录片扶持计划,并获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市重大文艺创作专项资助。影片将于2025年8月19日22:00在东方卫视"新纪实"时段首播,同时登陆看东方APP、哔哩哗哩、腾讯视频、优酷、爱奇艺、咪咕、芒果TV等主流网络平台。
纪录片《心安何处》通过聚焦遗孤群体揭示侵略战争的残酷本质。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大量日本孤儿被遗棄在中国,却在战火硝烟中意外获得中国百姓的收养与关爱。这部作品以跨越国界的视角,追踪战争结束80年后几位日本遗孤在中日两国的生存现状,既呈现了他们对养父母深厚情谊的铭记,也展现着历史创伤对个体命运的深远影响。面对侵略者的暴行,中国人民展现出的不仅是不屈抗争的勇气,更是一个民族在绝境中坚守人性光辉的可贵品质。这种超越战争阴霾的人文关怀,让中国在赢得胜利的同时,也以宽容与正义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当历史的伤痕仍在延续,正是这些跨越国界的真挚情感,为人类文明传递着温暖与希望。
作为日本侵华战争的特殊历史见证者,日本遗孤群体始终牵动着人们的关注。纪录片以80岁书法家木村成彦为切入点,通过其个人经历揭示战争对普通民众造成的深远影响。这种历史的伤痕跨越80年时光依然清晰可辨,久久无法愈合,促使当代社会重新审视那段充满创伤的往事。
87岁的日本遗孤庄山纮宇近日在家中接受了摄制组采访。在二战结束后的战败撤退与遣返阶段,日本方面将大量年幼的孤儿遗弃在中国。然而,在那段特殊历史时期,中国民众以超越国籍与民族隔阂的仁爱之心,收养并抚养了这些日本孤儿,这种跨越国界的救助行为在战争史上极为罕见。纪录片中,庄山纮宇分享了多个令人动容的故事,其真挚的情感流露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中国养父母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80岁的日本遗孤木村成彦近日向外界讲述了他与中国养母徐素珍之间跨越国界的亲情故事。1945年二战结束时,年幼的木村成彦因战乱流落中国东北,被当地村民发现后,徐素珍不顾自身安危将他带回家中抚养。在长达数十年的相处中,这位中国母亲不仅照顾木村成彦的生活起居,更倾注全部母爱,甚至在他成年后仍保持密切联系。如今年迈的木村成彦在回忆往事时动情表示,徐素珍的养育之恩让他始终铭记于心,这份跨越战乱与国界的亲情成为他生命中最珍贵的财富。
在东京,摄制组成员遇到了80岁的日本遗孤木村成彦。这位老人出生仅七天便被遗弃,由中国吉林敦化的一对夫妇收养。因养母徐素珍未能生育且无奶水,便采用当时东北地区流传的“嚼奶布”传统育儿方式喂养他。这种需要持续咀嚼滚烫高粱米的照料方法,使徐素珍不到40岁便失去所有牙齿。木村成彦曾发誓长大后要为母亲修复牙齿,却未能实现承诺——养母在52岁那年因病离世,留下终生未竟的遗憾。
81岁的日本遗孤池田澄江重返中国祭拜养父母,这一行动被纪录片《心安何处》摄制组记录在案。作为历史的见证者,日本遗孤群体正逐渐消逝,现存成员多已逾80岁高龄。摄制组跨越中日两国,走访哈尔滨、牡丹江、长春、沈阳、凌源等地以及日本东京、埼玉、名古屋、熊本、大阪等城市,对15位日本遗孤进行抢救性采访。最终纪录片选取了其中六位遗孤及一位遗孤二代的真实故事,通过影像与口述历史的方式,为后人保留这段特殊历史的珍贵记忆。
87岁的日本遗孤庄山紘宇对中文报纸情有独钟,其阅读习惯已持续多年。这位老人不仅热衷于阅读,更坚持定期向报社投稿,分享对中文媒体内容的见解与感悟。
年届85岁的日本遗孤松田桂子如今已拥有四世同堂的幸福家庭,其子女、孙辈及曾孙辈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家族传承。
在日本,由遗孤二代创办的特殊养老院“一笑苑”正致力于为这一特殊群体提供养老解决方案。纪录片《心安何处》采用纪实镜头语言与跟踪拍摄手法,以平实客观的叙述方式呈现遗孤们的生存状态,通过细腻的画面传递真实情感,以个体命运映射时代变迁。该片采用4K超高清全流程制作,运用最新全画幅电影摄影机与专业镜头,实现电影级画面质感,接轨国际纪录片制作标准。9月初,作品将登陆凤凰卫视与香港电台等平台,年内还将推出日语、英语等多语种版本,在海外传播中揭露法西斯暴行,唤起全球对和平的珍视,共同擘画未来。
Copyright © 2023 www.jdw8.com